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中国食品商务网移动版

主页 > 行业 >

“空心村”到“产业村”的长城实践

  芒种刚过,初夏的重庆市开州区大进镇长城村,有丝丝凉意,健身步道上时不时有操着不同口音的老人在晨练。

  清晨的阳光洒在山间地头、农家小院,到处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果蔬大棚里孕育希望,依山建起休闲公园,居民新区里欢声笑语,民俗院落喜迎宾客……

 

  随意走进一处居民新村,都仿佛走进一幅恬静安详的田园山水画。现代文明与山水风光相互交融的美丽乡村,正和着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号角声,“山上兴产业,山下建新村,新村办工厂”的生动图景,在这片沃土上悄然铺开。   

 

  明思路 脱贫攻坚挂图作战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

 

  大进镇是重庆市18个深度贫困乡镇之一,所辖的长城村是市级贫困村。

 

  长城村空心化严重,村民外出打工较多;农业产业没有规模,土地经营碎片化;乡村旅游竞争力不强,农民增收渠道窄……面对这贫中之贫、困中之困、难中之难、坚中之坚,如何破解?出路又在哪里?这是摆在派驻长城村第一书记、中共重庆市委当代党员杂志社发行部主任刘成国面前最现实的考量。

 

  要改变长城村的现状,必须把人心聚拢,把问题找准,把思路理清。

 

  思路决定出路。贫有百样,困有千种。产业是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产业兴旺,乡村才能振兴,群众才能富裕。

 

  刘成国指着便民服务中心墙上的“长城村脱贫攻坚作战图”告诉记者,这是花了几个月才制成的。

 

  这张高清遥感地图层次分明,非常醒目。上面产业带布局、脱贫攻坚项目建设推进情况用不同色块区分出来,同时标注了村里33户贫困户的分布情况。

 

  看似简单的一张地图,凝聚了刘成国和驻村工作队、村支“两委”几个月的心血。

 

  “扶贫贵在精准。产业发展要因地制宜,做到与当前效益、长远发展、贫困户利益联结有机结合,统筹规划,科学布局。”刘成国说。

 

  于是,一场大会战开始了。全村土地闲置情况,劳动力、传统产业状况,降雨和气温分布数据等基础信息逐一收集汇总,邀请西南大学、市农科院的专家来村里检测土壤、评估规划产业……

 

  经过反复调研和多次探索,按照“山上兴产业,山下建新村,新村办工厂”的思路,长城村最终确定了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为支撑的“3+1”产业发展体系,即全力推进高山蔬果、冷水养殖、优质水稻三大特色产业,稳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带动乡村旅游发展。

 

  长城村脱贫攻坚作战图应运而生,在这张地图的指引下,长城村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发展产业,向脱贫攻坚发起总攻。

 

  兴产业 集体经济从无到有 

 

  天刚蒙蒙亮,长城村计生专干成远华、综治专干韩家松就带着一队人赶往辣椒基地栽植辣椒苗。

 

  连日来,长城村红辣椒基地正迎来栽植高峰期,每天都有二三十名村民活跃在青山绿水之间,将绿油油的辣椒苗栽满山坡。

 

  “产业发展应以市场为导向,才能让村民有信心,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刘成国带领驻村工作队队员多次走访重庆市交运集团、双福农贸批发市场有限公司,在他们的大力协助下,长城村与重庆市首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签订红辣椒保底价包销协议。村集体经济组织带头流转60亩土地种植红辣椒,带动3个家庭农场种植120亩、36户农户种植40亩,220亩订单式红辣椒点燃了“火辣辣”的产业。

 

  “辣椒属当前效益产业,4月栽植,11月就可以有六七十万斤的产出。”刘成国说道,辣椒产值可达100多万元,村集体增收超过5万元,36户农户户均收入3000多元。

 

  夜雨过后,便民服务中心对面的蟠桃园里,树枝上的油蟠桃坠着晶莹剔透的水珠。村集体经济组织流转20亩土地种植的这片桃林,2022年将进入丰产期,可年产油蟠桃8万斤,实现销售收入120万元,其中20%的利润在3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中分配。

 

  “种前轰轰烈烈,种后无人问津。”过去集体产业发展总是面临这样的尴尬境地。

 

  “产业发展过程中,人的因素至关重要。一是村干部要带头致富、带动致富,二是党员要发挥好产业发展过程中宣传员、示范员、监督员、服务员的作用。”刘成国尤其重视人的作用。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