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中国食品商务网移动版

主页 > 行业 >

吉林省推进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工作述评

  2015年,作为农业大省,吉林省的“三农”工作开启了全新里程。

 

  这一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当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参加吉林省代表团审议和同年7月到吉林省视察时,作出了吉林省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争当现代农业建设排头兵”的重要指示,对吉林农业发展赋予了重大使命、描绘了宏伟蓝图、确立了方位坐标、指明了奋进方向,为我们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提供了战略指引和根本遵循。

 

  “舵稳当奋楫,风劲好扬帆”。从那时起,全省上下把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启动和推进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作为全省一项重大政治任务,高位统筹、全盘谋划、创新探索、务实推进。短短四年多的时间,吉林省在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路上足音铿锵、成绩斐然。

 

  产业体系加速融合发展

 

  稳定粮食生产,保证粮食安全。从2013年开始,全省粮食总产量突破700亿斤,连续七年稳定在700亿斤阶段性水平。吉林省的粮食大省地位和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能力进一步稳固和提升。率先示范地区2018年粮食总产达到418亿斤,占全省57.5%;划定玉米水稻生产功能区3618.32万亩,占全省55.66%;划定大豆生产保护区456万亩,占全省57%;保护性耕作突破97万亩。今年吉林省的春耕生产更是在疫情之下仍创佳绩,目前苗齐苗壮长势喜人,为夺取全年农业丰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调整种植结构,发展特色产业。全省籽粒玉米调减成果得到基本巩固,特色产业发展较快,2019年新建各类标准棚室2.5万亩以上,园艺特产业总产值达到1370亿元,同比增长5%。

 

  健全产业链,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到2019年末,国家级龙头企业54户,省级龙头企业576户,省级龙头企业销售收入1800亿元,带动基地农户190万户以上,辐射种植业基地3450万亩,基地畜禽养殖量3.2亿头(只),带动农民增收62亿元。龙头企业质量规模稳步提升,有效促进了农业经营标准化、集约化、组织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率先示范地区省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366户,建设1000万元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项目206个,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年均增速保持在5%以上。

 

  注重打造品牌,发展绿色农业。大力推进“吉字号”农产品品牌培育工程,抚松人参等11个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被农业农村部评为全国知名区域公用品牌,并纳入中国农业品牌名录。截至目前,新获证绿色食品210个、有机食品26个、地理标志农产品4个。例行监测合格率97%以上。率先示范地区累计获得国家驰名商标31个,发展绿色食品559个,有机农产品39个,农产品质量例行监测合格率99%以上。

 

  强化资源整合,打造园区平台。截至目前,共创建并认定国家级特产品优势区3个、省级20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2个,省级8个;国家级农业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区3个,省级5个。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是产业横向拓展和纵向延伸的有机统一,重点解决农业资源要素配置和农产品供给效率问题。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要求我们必须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农产品加工业产业集群,拉伸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提高全省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比重,强化流通服务体系建设。让产业体系融得更深,发展更快。

 

  生产体系加速完善提升

 

  突出基础设施建设。时至盛夏,永吉县万昌镇的万亩高标准水田里一片青葱,稻苗长势喜人。这样的高标准农田已建设3633万亩,2019年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350万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75万亩。14个率先示范县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连续三年新建面积超过200万亩。

 

  突出农业科技创新。2019年良种普及率达到100%,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58.6%。

 

  突出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2019年全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9%,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率先示范地区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高于全省2个百分点。

 

  突出农业信息化引领。全面实施信息进村入户整省推进示范工程,构建了数字吉林延伸农村、打通进村入户“最后一公里”的信息通道,为数字农业建设奠定了基础。“吉林一号”卫星用于农业,直接为农民服务,特别是智慧农业,数字吉林建设全方位推进。

 

  现代农业生产体系是先进生产手段和生产技术的有机结合,重点解决农业的发展动力和生产效率问题。四年来,我们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我们要实现农业生产方式与现代科技装备接轨,提高科技进步贡献率,推动重要农业新技术、新标准等成果转化、推广应用。特别是进一步提升全省农机总动力水平,推进吉林省全程农业机械化,使生产体系更加完善。

 

  经营体系加速创新突破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