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销市场让罗非鱼产业走向兴旺(2)
时间:2019-04-04 03:00 来源:互联网 作者:WB11 点击:次
“本来粤西地区开年产苗需要搭棚,但今年我们苗场做苗是不用搭棚的,元宵节过后正式开工产苗,现在才刚开始两周时间,日产苗量在20万尾~30万尾(水花),还未正式进入量产高峰期。”高州市百联水产种苗有限公司总经理黎果就现阶段的产苗情况介绍道,“近期受到一波湿冷空气影响,粤西地区持续多日阴雨天气,一旦天气能够稳定下来慢慢回暖,各个苗场的产苗量就将恢复到正常水平。”
而在投苗方面,同样受到开春天气影响,当地养殖户投苗覆盖率不足1成。茂南三高渔业董事长李瑞伟表示,在去年广东省农博会上,马兴瑞省长点赞罗非鱼,粤菜师傅成为广东新名片,由政府牵头带动罗非鱼向内销转型,今年的养殖热情有所提升,但投苗量上不会有太大变化,反而会因放养密度的减少而小幅下降,当地养殖品种更趋向于多元化,吊水罗非鱼、鲍肉罗非鱼等高端产品进入市场,少
部分养殖户养殖白罗非、巴沙鱼等,而罗非鱼总体产量应该不会降低。
珠三角:罗非鱼需求旺盛
珠三角地区的罗非鱼养殖规模不及海南、粤西地区,也是这些年变数最大的养殖区域。随着国家禁养政策的逐步落实,珠三角地区鱼鸭、鱼猪立体混养已基本杜绝,精养罗非鱼的养殖成本上升,而鱼价却持续多年低迷,许多苗场、养殖户选择转养其他经济价值较高的品种,主要有草鱼、加州鲈、生鱼、泥鳅、巴沙鱼等,罗非鱼则面临养殖面积逐年萎缩、总体产量呈直线下滑的境地。2018年,珠三角地区罗非鱼养殖量继续缩水近3成,可由于下半年草鱼、生鱼价格跌入历史“冰点”,这又为养殖户的重新回归增添了几分可能。
笔者从广州市联丰水产种苗繁育基地副总经理梁聪处获悉,自从去年珠三角地区实行禁养政策之后,原先采用立体养殖模式的养殖户急需转型罗非鱼精养模式,但他们却面临着两大困难,一是成本的提升,二是观念还未转变,因此去年这部分养殖户的养殖情况并不乐观,养殖效益还无法体现。当然,也有不少养殖户直接弃养罗非鱼开始跟风转养草鱼,但却因品种选择过于单一和集中,造成扎堆投苗、扎堆上市的情况,进而很快在2018年年尾期间催生出鱼价寒潮。“去年下半年整体鱼价行情表现低迷,只有少数养殖户采取鱼苗标粗的方式错峰卖鱼,才能实现真正的盈利。”他说道。
“目前,珠三角养殖户只有少量投苗,由于部分草鱼仍然存塘待价尚未清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罗非鱼的投苗速度,再加上这几年罗非鱼病害高发,在投苗量和放养密度上自然就减少了许多。”广州市德权渔业总经理邓德基介绍,“相比之下,珠三角地区罗非成品鱼市场需求旺盛,存塘量却已所剩无几,近段时间走市场水车的价格已升到5.3元/斤左右,市场水车比较喜欢拉罗非鱼。”他还向笔者透露,珠三角地区各个苗场已大幅缩减罗非鱼苗的产量,现在多数苗场只是附带着做些罗非鱼苗。
产业链成熟养殖效益得到保障
对于2019年的行情走势,周旭认为,罗非鱼养殖存在诸多利好影响。他表示,“首先,2018年草鱼、生鱼、黄颡鱼等多种鱼价低迷,而转养巴沙鱼的人也因技术、销售、病害等影响面临较高风险,相比之下,罗非鱼上下游产业链发展成熟,养殖效益能够得到一定的保障;其次,这两年罗非鱼在消费方面实现‘两条腿走路’,一是出口,二是扩大内销,尤其是高品质罗非鱼越来越受到国内消费者的喜爱,市场接受程度逐步提高,销售渠道日趋成熟。
黎果也同样看好今年罗非鱼的行情,”在罗非鱼销售领域,这两年许多流通商正大力发展内销市场,茂名某些大型产业园也十分注重打造罗非鱼的品牌,越来越多高品质罗非鱼从出口转为内销,让国人也能放心吃上安全美味的罗非鱼。“。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4月份全国水产养殖病害预测预报
- 下一篇:贵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9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