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中国食品商务网移动版

主页 > 行业 >

内销市场让罗非鱼产业走向兴旺

  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全国水产品行情表现低迷,草鱼、生鱼、对虾等更是跌入历史“冰点”,而罗非鱼也不可幸免地卷入了这场“寒潮”之中。据今年3月6日报价,1斤~1.6斤规格进厂价分别为4.1元/斤(海南),4.3元~4.4元/斤(粤西),整体鱼价比去年同期下降0.2元~0.3元/斤,近期海南罗非鱼降价最为明显。

 

  虽说罗非鱼市场一直低迷,今年刚开年就持续跌价,但多数业内人士从中看到了新的希望与生机。笔者经一线市场调查获悉,今年罗非鱼市场将会迎来多重利好:一是去年转养草鱼、巴沙鱼整体表现不理想;二是中美经济贸易战暂时休战;三是产业上下游积极拓展内销市场;四是国家大力支持罗非鱼产业发展。

 

  3月份,罗非鱼产业进入春苗产苗期,新一轮养殖周期已拉开序幕。未来罗非鱼产业的发展方向在哪里?为此,笔者深入调查各主产区的实际情况。

 

  海南:去年产量与效益双提高

 

  在海南,罗非鱼养殖占全省淡水鱼养殖总量的80%以上,养殖分布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池塘养殖近30万亩(除中小型水库之外),2018年,罗非鱼整体养殖情况有所好转,虽然全年市场行情走势平稳并无明显起色,但去年海南天气“给力”,养殖成活率高,且发病率较低,养殖户在产量与效益上均有所提高。

 

  笔者从海南昌盛鱼鳖种苗场总经理周旭处获悉,去年海南罗非鱼养殖成功率比前两年都高,可以算是风调雨顺的一年。养殖户在去年的鼓舞下重拾信心,对今年罗非鱼春苗的投放表现积极。但由于罗非鱼行情已低迷多年,从养殖户到经销商都在寻求其它淡水鱼品种,这两年巴沙鱼被炒得火热,海南约有1成~2成人已转养巴沙鱼。

 

  “去年,养罗非鱼的产量普遍可提高3斤~4斤,而饲料价格这两年也比较合理,所以去年赚到钱的养殖户明显增多。”海南天之渔总经理刘志利也同样认为,虽然罗非鱼养殖效益不高,但毕竟在养殖技术与销售渠道上相对成熟,对于传统养殖户而言,具有一定的优势,只要养出产量和品质还是能有可观的利润。并且,目前呼声最高的巴沙鱼养殖不太理性,部分养殖户损失惨重,在尚未找到适宜的转型品种之前,罗非鱼还是大多数养殖户心中的首选。

 

  据调查了解,海南罗非鱼塘头价为0.6斤~1斤规格3.1元/斤,1斤~1.6斤规格4.1元/斤(3月5日报价),目前鱼价较往年同期均有所下调,原因在于去年暖冬,气温较高,下半年投放的罗非鱼吃料猛、长速快,现阶段1斤以上规格库存鱼量过剩,养殖户集中出鱼上市,而加工厂因刚开年不久,对原料鱼的收购量不大,导致局部地区出现滞销现象。然而,业内人士推测,海南一天需消化约230多万斤鱼(包括广东车运送量),随着加工厂逐步恢复生产,近期市场积压情况将会在短期内有所缓解。

 

  在产苗方面,现阶段海南整体产苗情况还不稳定,春节期间(初五至初六)出现过一次小高峰,但元宵节之后则表现为陆陆续续有苗上市。据周旭透露,“海南近期受高温天气影响,许多苗场已提前拆除温棚,做苗时间也有所提前,且雨水偏少,多地出现干旱,水源无法及时供给导致母鱼产卵量下降,正常情况下一天能产出300万尾~400万尾(水花),但现在日产苗量不足150万尾(水花)。”

 

  粤西:养殖户更注重品质

 

  粤西是罗非鱼的重要主养区之一,从江门、阳江、茂名到湛江,罗非鱼养殖多为混养模式,只有少量精养。其中江门、阳江区域多以养殖罗非鱼为主,搭配草鱼、大头、白鲢、鲫鱼、鲮鱼等,而茂名、湛江区域在罗非养殖过程中,搭配少量的大头、白鲢,主要用来净化水质。

 

  近年,养殖户选择养殖高抗力杂交新品(如吉奥罗非鱼等)以及降低放养密度的措施减少发病风险。去年,粤西地区发病情况有所缓解,养殖成活率较往年明显提高。与海南地区不同的是,目前粤西地区罗非鱼库存量并不大,存塘鱼大概在2成~3成(平均规格在0.3斤/尾~0.6斤/尾)。由于这两年行业内积极谋求出路,不断扩大内销并取得一定成就,当地罗非鱼流通节奏加快,养殖效益得以稳定增长,养殖户初尝甜头。

 

  “在茂名地区,当地养殖户更加注重品质,放养密度下降,养殖周期从6个月延长至9个月~10个月,市面上以大规格、高品质罗非鱼居多。”茂名市伟业罗非鱼良种场总经理简伟业说道。据悉,茂名罗非鱼产业在政府的支持下积极拓展内销市场,打通内销渠道,例如以冷链形式供应给国内多家高等院校,走入大学生的食堂里;另一方面,从养殖终端入手,为了走品牌路线,提倡养殖户采用生态养殖模式,养出高品质罗非鱼,推动整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