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中国食品商务网移动版

主页 > 行业 >

实探水产市场:三文鱼销售遇冷,但长期影响有限(2)

  此外,多数日料餐厅亦难寻三文鱼的踪迹。记者注意到,目前上海多家日料店的菜单上仍有与三文鱼相关的餐品,但工作人员的说法如出一辙:在没有确保三文鱼能够正常使用前,店内将不再供应三文鱼。

 

  “对于我们日料店而言,三文鱼及相关的刺身餐品比较受顾客喜爱,点单频率高,此前平均每天可销售一整条三文鱼,但是为了让顾客放心,我们还是选择第一时间下架了该商品。”陆家嘴商圈一家海鲜餐厅的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

 

  “这次至少有2000到3000斤的三文鱼被销毁,估计损失至少八九十万元。”日前,主营寿司与日料的江户前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相关人士在接受《三联生活周刊》采访时称,当下,该餐饮公司对于卖不完以及下架的三文鱼,他们直接销毁,不做冻货处理。

 

  进口海鲜均受波及

 

  目前“三文鱼下架危机”已进一步波及到进口海鲜水产。

 

  “关键是,除了三文鱼,其他进口海鲜也没人敢要,我们的销售渠道主要是面向西安的日韩餐厅。这几天订单量锐减,之前每天至少有三四十个订单,现在基本上已经卖不动了,今天只剩七八个,连10个都不到了,而且订货量也降得厉害。”李雷苦恼地对记者表示。

 

  这样的局面是李雷没有预料到的。他告诉记者,受疫情影响,自年初以来,生意状况本就一直不景气,虽然市场在3月初就已恢复营业,但刚开始店铺基本没有订单,“(生意)真正开始好转是自5月份开始,刚刚有点盼头,现在又被‘打趴’了”。

 

  据记者了解,目前李雷商铺内的进口海鲜产品占比超过八成,国产海鲜仅是少数,但目前前者几乎无人问津,他不得已批发了一定量的国产海鲜维持营业。“现在大家都强调要国产(海鲜),比如之前我们的虾主要是进口越南、厄瓜多尔等地,现在就主要从上海、江苏一带进货。但是因为目前已有大批的货被积压在冷库,涉及到资金周转,所以我们自己的订货量也不太大。”对于目前具体的损失,李雷表示目前还无法估算。“正常情况下,我们一天的营业流水至少在8万元以上,这几天2万元都不到了”。

 

  李雷的遭遇并非个例。作为西北最大的海鲜市场之一,其所在的市场内600余家海鲜水产户都面临一定的损失,“据我观察,有的商户已经暂停营业了。即便是开店营业,生意也十分惨淡”。

 

  这或是当下众多海鲜水产供应商窘境的缩影。记者在探访中了解到,目前多数餐厅在撤下三文鱼产品的同时,与刺身相关的进口海鲜餐品也不再推出。

 

  根据相关资料,自6月中旬以来,湖北、四川、贵州、福建等地陆续展开对海鲜水产市场的专项检查。目前,李雷所在的海鲜市场亦是如此。据其介绍,早在6月15日就已有相关部门对该市场的海鲜产品进行全面排查,并对100多家商户进行核酸抽检。

 

  “幸好都没事,但是也不能保证之后哪一天不会出事,整天提心掉胆,现在只能暂走暂看,谁也不知道这什么时候是个头……”李雷告诉记者,目前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对于自己接下来要面临的状况,心里完全没底。

 

  过去几日,多名从事其他类别生鲜进口生意的商户在与《国际金融报》记者沟通时表达了自己的担忧。“我的几个朋友现在都在观望,一个朋友做牛肉进出口贸易的,他现在很担心会不会蔓延到牛肉身上。”日前,上海某进口生鲜供应商向记者表示,他和几个朋友都在想办法尽量出一些库存。

 

  记者在走访上海市场的进口超市时注意到,进口生鲜类产品鲜有消费者“光顾”。“我现在暂时会远离进口生鲜甚至水果,不管有没有风险,不吃总是最妥当的,啥都不求,求平安。”一名前来普陀区某超市采购的消费者这样表示。

 

  6月18日下午,记者在走访上海浦东一家盒马鲜生门店时亦注意到,平时熙熙攘攘的水产区,目前仅剩下工作人员来回穿梭的身影,选购海鲜产品的顾客屈指可数。在半个多小时的时间里,仅有3个顾客在堆放着带有“6折”标签的海鲜水产品货架边驻足片刻,但最终均未选购相关商品。而水产区隔壁的海鲜吧以及日料吧相较之前而言,更是门可罗雀,餐桌陈列得整整齐齐,顾客却寥寥无几。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