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假难辨的“特医配方粉”(2)
时间:2020-06-11 14:22 来源:互联网 作者:WB11 点击:次
“理论上讲,我们医生大部分都会不直接说品牌名字,因为这个是有诱导性的,除非是不能替代的产品。”一名涉事医院不愿具名的儿科医生告诉《第一财经》YiMagazine,如果家长在购买方案上寻找帮助,医生的通常做法会推荐2-3个主流品牌以供选择,即使推荐品牌也绝不会指定药店,这些通行做法均是为了避嫌和防范医患风险。
上述医生还强调,所谓“不能替代”多指药品,奶粉并不在“不能替代的产品”之列。如果医生在推荐产品时使用的是打印成文的《注意事项》和处方笺,逻辑上应该是整个科室的一种默认行为。
在一个已经聚集了126人的家长维权微信群中,据《第一财经》YiMagazine统计,被提及的涉事医院至少多达七家——包括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第五医院,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的儿童医院、妇婴医院和珠江新城三个院区,以及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下属的番禺和越秀两院区。
家长和医生经常提及的“特医奶粉”,其正确的叫法应该是“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截止到5月16日,根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产品批准注册清单》,目前通过国家审批注册的合规产品共48款,其中,针对1岁以下儿童的特配食品仅29款,覆盖美赞臣、雀巢、贝因美、圣元等在内共有10个品牌。每款获批的产品在外包装上,其具体产品名称前都会用中文注明“特殊医学用途”字样,并配以“国食注字”开头的注册号。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有别于普通的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地方,在于这是一类针对代谢紊乱、消化吸收障碍或有疾病状况的婴幼儿研制的食物,需在医生或者临床营养师的指导下使用。这些获得注册号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根据过敏情况的不同,又可以分为乳蛋白深度水解、乳蛋白部分水解、氨基酸配方奶粉等共9类,目前均由乳品企业生产,其中有部分产品在外型上也是冲泡型的粉状物,看起来很像奶粉,可当主食单独或与其他食物配合食用。
“贝儿呔包装很简陋,我们不是没有怀疑过,”一名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就诊的孩子妈妈对《第一财经》YiMagazine说道,“但是医生都以只有贝儿呔的氨基酸奶粉里面含有乳糖,对大脑发育有益,驳回了我们的质疑。”
由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消化科向家长们提供的《注意事项》单页上,也有一列文字写着“贝儿呔系列均含有乳糖,可软化大便”的说法。
写着“贝儿呔系列均含有乳糖,可软化大便”的《注意事项》。
事发之后,前述不愿具名的家长在与广东省妇幼保健院番禺院区交涉的过程中,该医院的儿保科一位副主任一方面向该家长确认“贝儿呔”只是一种营养素,但同时也解释称,医生们当初建议服用,是因为根据该产品提供的营养表信息,认为可提供符合孩子生长发育需求的营养元素,故而才推荐给家长。
“我们也是这一两年才搞清楚什么叫特殊医学奶粉,什么叫固体饮料。这个概念不是从一开始就有的。”这位医生说道。但是在家长看来,沟通并没有正面回应家长的诉求——告知家长为什么“贝儿呔”可以成为推荐品,而不是在解释医生的认知也存在不断更新的过程。
“贝儿呔”和“敏儿舒”这两个品牌的固体饮料,皆为广州特益孚特实业有限公司生产。公开资料显示,该企业注册资产只有500万元,厂址位于广州番禺区的百众创意园内,并非国内知名乳企或者食品企业。
特益孚特的控股股东谢碧平,控股的另一家贸易公司所开办的能婴药房,比邻广州市儿童医院,也涉及此次经由医生推荐售卖固体饮料一案。《第一财经》YiMagazine在6月8日致电谢碧平,对方仅简短证实能婴药房目前处于停业状态。至于特益孚特为何能在广州打通多家医院的部分科室为其产品背书,谢碧平并没有对此做出回应。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投诉科的一名工作人员在电话中曾回复一名家长称,如果医生有明确指定某款产品甚至推荐购买药房则肯定属于违规行为。“但是现在调查结果还没出,我们也不去评论这个事情。”这位工作人员说。 (责任编辑:admi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