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访谈:疫情影响我国粮食安全?别慌!咱手里的饭碗端得很稳(2)
时间:2020-06-11 10:35 来源:互联网 作者:WB11 点击:次
为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我国出台提高稻谷最低收购价,整合稻谷补贴等措施,释放重农抓粮的强烈信号。在这些措施的推行下,今年各地不仅优质稻比例增加,面积恢复状况也超过了预期。
万建民说:“今年早稻的种植面积,全国范围内增加了470万亩左右,特别是江西,增加了190万亩。”
与此同时,为确保粮食丰收,稳住农业基本盘,农业农村部印发了2020年各省粮食生产目标的通知,压实地方政府责任,对面积目标进行约束,年底通过粮食安全生产责任制进行考核,这也是多年以来少有的举措。
项宇说:“保产量首先要保面积,面积是基础,如果面积都保证不了,产量更不用说了。第一步能做的是先把各省的面积落实,下一步还要环环紧扣一招不落,每一个生产环节加强田间管理,加强督促指导,加强政策落实落地,这样才能确保产量,也能够实现目标。”
全国夏粮收获将在6月20日前后完成,夏粮的旺季收购即将全面展开,那么相关部门采取了哪些措施保证今年的夏粮收购呢?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副局长卢景波说:“要求各个地方要及早启动收购工作,做到早开门、晚收秤,尽量减少农民排队时间。同时根据疫情防控的需要,采取预约收购,错峰收购,为种粮大户开辟绿色通道等等措施,方便农民售粮,使农民能够卖上舒心粮、放心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也将适时派出工作组赴粮食的主产区,到收购一线开展督导,协调解决实际的困难和问题,坚决守住农民种粮卖得出的底线。”
安全储粮与安全产粮同样重要,由于今年粮食库存处于历史高位,前段时间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调度发现夏粮收购存在比较大的仓容缺口,这个问题是否已经解决?目前的仓储状况能否满足夏粮存放呢?
卢景波说:“高度重视,及早采取加大政策粮食库存的投放,腾仓并库,扩大仓储能力等等措施。到目前看,这些措施还是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在仓容紧张的问题明显缓解,基本上能够满足夏粮收购的需要。”
目前我国粮食安全形势稳中向好,有足够的能力解决好14亿人吃饭的问题。
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二级巡视员王晋臣说:“我国粮食产量已经连续五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去年达到13277亿斤,实现了16年连丰,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470公斤,相当于每人每天2.5斤粮,远高于国际粮食安全标准线。可以肯定地说,我国粮食安全形势平稳,米袋子是有充分保障的。”
此外,我国库存充足,稻谷小麦库存均能够满足一年以上的消费需求;粮食加工能力强,能够保证大米、面粉的持续供应;物流配送和应急保障能力强,有完备的粮食应急保障体系和顺畅的供应通道,能够快速把粮食从原粮变为成品粮,把成品粮发 送到各个供应终端。
卢景波说:“今年以来,我国粮食市场始终供应充足、价格稳定、运行平稳,从国家层面和各个省份都没有启动粮食应急预案,没有动用中央储备粮,绝大多数的省份也没有动用地方储备粮,可以说粮食供应经受住了一次大战大考,交出了一份比较好的答卷。”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国内大米、面粉价格有涨有跌,但幅度不大,市场运行总体平稳。
国家粮食监测预警团队首席分析师李喜贵说:“随着夏粮陆续上市和政策性粮食拍卖的全面启动,预计后期市场价格仍将保持稳定的状态,小麦、稻谷市场价格将围绕最低收购价水平上下波动。”
目前,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向好,但在其他国家仍有蔓延的趋势,全球粮食供应链风险加大。为此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出可能发生粮食危机的警告,部分国家采取了限制粮食出口等措施,进一步加剧了人们的担忧。据专家介绍,我国口粮库存充足,对进口依存度低,国际粮食市场波动对国内粮食安全影响十分有限。
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二级巡视员王晋臣说:“我国谷物进口量不大,少量进口主要是用于部分品种的调剂。2019年大米、小麦进口量仅占全年产量的1.8%和2.3% ,我们完全有信心、有底气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我们自己手中。”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