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中国食品商务网移动版

主页 > 行业 >

焦点访谈:疫情影响我国粮食安全?别慌!咱手里的饭碗端得很稳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夏粮能否丰收对确保粮食安全至关重要。特别是今年又面对国内外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粮食问题更是一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从五月底开始,我国夏粮从南到北陆续开镰,进入收获期。今年夏粮的收成怎么样?受疫情的影响大不大?一些粮食主产区又是怎么应对的呢?

 

  这几天,河南周口商水县张庄乡五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内麦浪翻滚。种粮大户邱守先正在组织抢收流转的两千多亩小麦。

 

  在江苏句容市后白镇五星村的一处小麦种植基地,不到一小时功夫,一辆小型农用车就满载而归。

 

  小麦种植户周道兵告诉记者,由于去年秋播时底墒充足,小麦播种基础好,对小麦灌浆、增加粒重提供了有利条件。

 

  夏粮是我国粮食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产量约占全年粮食生产总量的五分之一。从五月底开始,主产区夏粮陆续进入成熟期,由南向北相继开镰收获,一片繁忙景象。

 

  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粮油处处长项宇说:“从目前看夏粮的几个主产区,冀鲁豫苏皖总体长势都很好,丰收在望。夏粮丰收会给全年粮食生产打下一个很好的基础,也能提振经济社会发展的信心。”

 

  新冠疫情发生后,粮食安全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夏粮丰收在望这份首战告捷成绩单的背后是国家为保证粮食安全,对多项超常规措施的推进。

 

  项宇说:“其中有很多措施是多年少有,首先就是在春耕生产的关键环节、关键节点,以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的名义印发了春耕生产指南。”

 

  这份指南中指出,要统筹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春季农业生产,推动各地分区分级恢复生产秩序,不失时机抓好春季农业生产。

 

  项宇说:“农民对疫情最担心的是影响农时,因为农时不等人,如果因为疫情不能下田错过农时,有一句话叫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如果错过农时,这一年播种来不及了。所以最大的问题在于农时要把握,从年初开始我们提出要不失时机,不误农时抓好春耕生产。”

 

  作为粮食大省,河南在这项措施的指引下,疫情期间精准防控,着力破解生产服务难题,扎实推进田间管理措施落实。

 

  河南是小麦主产区,小麦产量占全国四分之一。疫情之外,由于今年春季气温较往年偏高,加上降雨偏多,田间湿度增大,小麦赤霉病、条锈病等病虫害与往年相比有早发重发的趋势。针对今年的特殊情况,河南省早在2月份就提前安排下拨1.96亿元资金,市县财政又配套投入资金2.66亿元,大规模开展条锈病统一防治、赤霉病统一预防。

 

  五月初,在许昌市建安区河街乡的一块麦田里,数台无人机正在进行最后一次喷防作业。

 

  许昌市建安区植保站站长何丽霞说:“3月16号就发现了条锈病的发病中心,病点比较多,比往年提前了一个月左右。”

 

  问题出现后,当地立即组织农技人员对全区麦田进行大普查,并且对56个发病中心进行了封锁防控,严格控制了条锈病的扩展和蔓延。

 

  目前,不仅夏粮丰收在望,七月即将收获的早稻也长势良好。

 

  农业农村部水稻专家组组长、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万建民说:“比去年管理的好,水稻生产主要是抓早稻的生产,加大了优质品种的推广力度,秧苗的质量、整体的栽培水平得到很大提升,今年的早稻生产形势比较好。”

 

  水稻是我国第一大口粮,是我国60%人口的主食。但在过去七年,由于农资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土地流转费用增加,加上稻谷市场价格低迷,农民种植收益下降,造成一些地区调减双季稻,改种一季稻。我国早稻和双季晚稻的种植面积已经连续七年下滑,2019年双季稻面积为1.4亿亩左右,比2012年减少了3500多亩。

 

  虽然水稻种植面积连年下滑,但我国水稻单产不断提升,水稻连年丰收,并没有威胁到口粮的安全。双季稻面积占稻谷总面积的三分之一,确保口粮绝对安全,必须稳住稻谷生产,尤其是双季稻面积不能再继续下滑。为此,国务院常务会专门对恢复双季稻生产进行了专题研究。

 

  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粮油处处长项宇说:“国务院常务会专题研究了关于恢复双季稻生产的一些政策措施,农业农村部会同财政部有关部门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统筹了40亿元资金用于支持早稻生产。”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