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亮:疫情后国际经贸格局及乳品产业几个判断
时间:2020-05-28 10:47 来源:互联网 作者:WB11 点击:次
高级乳业分析师宋亮:疫情后国际经贸格局及乳品产业几个判断。
一、关于国际经济及贸易五个判断
(一)是世界经济总体将经历两年低谷期。最近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内多家权威机构预计疫情后世界经济将陷入衰退。按照投资时钟理论,世界经济萧条将持续很长。我们分析,一方面当前国际原油价格短期出现2002年来最低价格,但由于疫情、旱涝等自然灾害造成农业减产,加之各国采取激进刺激经济方案,物价总体会快速上升;一方面,失业率急剧增加,消费需求明显下滑,居民购买能力下降;一方面,美元信用评级下降及国际贸易摩擦加剧,促使国际贸易量下降。乐观预计这一轮经济调整周期可能至少两年左右,2022年开始向好。目前中国经济状况相对较好,但内需下滑,海外投资受阻以及进出口萎缩都将制约中国经济增长。特别是,这些年中国经济增长越来越多依靠内需拉动,但就业形势严峻、物价上涨都将制约内需。我们分析,今年下半年国内通胀将进一步显现,生产及用工成本都要大幅上涨。
(二)是国际货币长期贬值预期,不排除新一轮金融危机。欧美等国刺激经济超发货币及以美元为主债务体系陷入诚信危机,加之实体经济偿付能力弱化可能诱发新一轮金融危机。中国已经逐步放开汇率市场,同时出于刺激经济增长,中国在货币政策将推行量化宽松,财政政策围绕新兴产业领域加大投入,比如5G网络建设、智能化生产、新型城市化,从短期来看,都将更大程度提升M0领域货币量,预计中国国内未来也面临极大通胀压力。
(三)是经济衰退可能进一步引发“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疫情后,各国该如何应对经济衰退和失业率增加,受舆论引导和政府转移矛盾影响,使得国际间贸易合作关系受到很大挑战,美国将会进一步向中国索取更多,从而引起“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如果中美、中欧及其他关系之间能够有效达成协议,对疫情后世界经济衰退能够冷静处理,那么中美和中欧之间将迎来新发展的良好机会,有助于让世界经济尽快摆脱衰退。这个问题是最大不确定性因素。
(四)是疫情后世界经济“红利洼地”依然是中国市场。中国是世界上工业体系最完备国家,生产再加工能力强,综合成本依然低,因此,经济复苏能力最强。另外,从全球有购买能力国家来看,中国消费市场依然是世界最大市场。传统欧美国家消费能力将进一步下降,而新型市场国家中,巴西、阿根廷、南非短期很难摆脱危机,西亚诸国、墨西哥及俄罗斯陷入美元贬值和原油价格波动带来风险,而印度将是此次疫情最大黑洞,对经济毁伤更大。
(五)是受宏观经济影响,各国消费能力都在下降。中长期来看,我们分析,通胀及失业率增加等因素都将对消费造成极大伤害,各国消费能力将进一步降低。世界消费主要集中在两大阵营:一个是以美国为代表传统富裕国家,一个是新型市场国家。但自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新型市场国家消费水平就一直停滞不前。此次疫情后,进一步加剧新型市场国家经济动荡,同时对于传统富裕国家也造成极大影响,从而抑制消费上行。对中国来说,消费高增长阶段暂时结束,一方面居民加大储蓄力度,而年轻人透支消费严重;一方面消费观念更加趋向务实,从消费规律看,中国在经历十年高速发展之后,消费增速将放缓,同时消费者开始从不理性缓慢转向理性。
二、2020年行业几个判断
(一)整体消费低迷 疫情后消费恢复性增长空间有限
近些年,中国乳品消费总体进入大幅放缓阶段,各传统品类也到销售天花板,奶酪尽管消费增长明显,但体量仍然偏小。从龙头企业业绩增长看,主要来自高端化价格上行带来销售额增加和市场集中度提升带来的,挤占其他企业市场份额。从我们给出数据分析,龙头企业业绩增长约60%是来自挤占份额带来的。在此背景下,我们评估,2020年疫情出现让一季度总消费量迅速下降约40%以上,由于疫情造成人流购买和节日消费降低促使企业库存积压,3、4月份各大企业大面积促销。
随着疫情结束,消费呈缓慢增长态势。但由于疫情后消费者储蓄意愿增强、就业形势严峻,低欲望群体增多等影响,消费总体在今明两年仍处于低谷期,而下半年消费恢复性增长不容乐观,预计恢复到2019同期八成左右。我们最近常听说“报复性”消费,但实际上一方面乳品作为快消品不具备“报复性”消费特征,另外从大环境上看,也难出现明显所谓“报复性”消费。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