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中国食品商务网移动版

主页 > 行业 >

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对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第457号建议的答复函(陕市监函〔2020〕448号)(2)

  四是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水平持续提升。组织开展利用合同格式条款侵害消费者权益违法行为专项整治行动,深入开展放心消费创建,定期发布消费提示警示,实现消费维权“五线合一”,12315热线电话“一号”对外,全年共受理消费者投诉、举报、咨询51万件,办复率98.78%,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6176万元。

 

  四、下大力气限制职业打假人的牟利性打假行为

 

  针对牟利性职业打假乱象,现行法律只在部分领域进行了原则性的规定,缺乏整体的制度架构,操作性不强。省市场监管部门虽做了一些工作,但也未能有力有效的全面规范牟利性职业打假乱象。下一步,市场监管部门将继续加强和配合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加大违法行为打击力度。市场监管部门将不断完善工作流程,严格执法程序,提高执法效率,避免职业打假人恶意利用执法瑕疵。加大对市场主体知假售假、制假售假行为查处力度,对涉及食品、药品等与百姓生命健康相关的知假售假、制假售假行为从重处罚。同时,在执法过程中如发现职业打假人以打假为名,通过“夹带”“掉包”等手段,获取市场主体高额赔偿等涉嫌敲诈勒索的,及时将线索移交公安机关处理。对以商业欺诈等为目的的职业打假人依法予以打击,确保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和企业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二是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监管,挤压职业打假人牟利空间。强化索证索票制度,要求企业从正规渠道购进产品,同时加强产品标签标识监管;要求超市设立临近到期食品专区,不销售过期食品和假冒伪劣食品。开展放心肉菜超市创建活动和质量提升活动。推动企业落实主体责任,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正确处理不合格食品。对群众发现的以维护安全利益为目的的不合格食品,支持公众投诉举报,并组织严格查处。

 

  三是加强法律宣传,引导市场主体提升防范和应对能力。引导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完善内部管控机制,规范企业经营行为,避免在生产、销售环节出现问题,给职业打假人可乘之机。邀请法律专家、专职律师等对市场主体进行专题培训,引导市场主体正确面对职业打假人,避免与职业打假人用“私了”方式解决知假售假行为或为了避免骚扰而向牟利性打假人妥协赔款,切实提升企业自我防护能力。鼓励市场主体,积极运用法律手段。应对职业打假人,支持企业举报并配合相关部门查处,有效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四是会同立法司法等部门,建立完善社会共治体系。针对职业打假现象,在工作中注重积累经验、梳理问题,积极向人大、法院等部门提供有关信息和建议,协助完善规范职业打假的顶层制度设计,力求从根本上解决牟利性打假行为。对职业打假人借机敲诈勒索违法行为和借助网络恐吓企业的违法行为,及时将线索移交公安机关,并配合做好调查处理工作。此外,针对职业打假群体组织化、团伙化、黑恶化现象,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加大对有关线索排查力度。对长期被职业打假人骚扰及妥协赔款的市场主体重点回访,掌握职业打假行为特征,进行分析、归类,如有涉黑涉恶线索及时提供扫黑除恶部门,做好市场监管领域的扫黑除恶工作。

 

  欢迎对我们的工作继续关注并开展监督、指导!

 

  特此函复。

 

  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0年4月22日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