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让食品身份“码”上查(2)
时间:2020-05-21 12:57 来源:互联网 作者:WB11 点击:次
“我国食品生产者经营规模小、分散、组织化程度低的现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区块链技术的推广应用,需要创新相关制度加以协调。”张乐君说,“此外,部分企业不愿支付成本搭建区块链网络、不愿将内部数据共享,因而调动供应链企业上链积极性有一定困难。”
张乐君认为,政府应呼吁零售巨头使用区块链技术,为食品领域的生产、流通、消费、检测、追溯等环节提供解决方案,将区块链技术应用到食品安全溯源上,构建一个开源、开放的食品及相关领域的区块链生态平台。
区块链技术的相关标准制定也至关重要。迈克尔·罗杰森在研究中指出,由于没有特定的标准,当供应链使用各种各样的区块链系统时,由此产生的成本可能会将区块链技术的应用限制在高价值商品中。
对此,蔡亮指出,首先要充分发挥政府机构的号召力与推动作用,通过监管牵头、完善标准和法律法规,构建良好的区块链生态体系,为食品供应链的参与方提供制度保障和实践指导;其次要进一步开展区块链核心技术研究,探索出更为高效、安全和可信的系统架构来支撑食品安全的具体业务场景,产生切实的业务收益,助力行业推广。
实际上,除了先进技术的应用,消费者自身也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主体。“近年来,我国政府部门加大了食品安全信息的公开,公开了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标准、食品安全抽检不合格产品信息、食品安全日常检查和专项整治信息、食品安全违法犯罪惩处信息等,但是公众对这些官方信息却很少关注。”扬州大学旅游烹饪学院教授崔桂友告诉《中国科学报》。
崔桂友介绍,2019年的一项研究中,曾对江苏省13个设区市的近万名消费者进行了食品安全满意度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很多消费者对抽检结果信息不清楚或完全不了解,对政府的监管工作成效了解甚少。
此外,区块链企业杭州趣链科技有限公司的专家也表示,目前区块链技术服务主要面向企业与消费者两端。企业端需要实现食品安全信息数据的录入,消费者端需要食品安全信息数据的公示与查询。然而,消费者端对溯源的认可度较低,部分消费者认为溯源只是企业营销的手段。转变消费者观念,深化消费者对区块链应用价值的认知,厘清区块链技术在食品安全场景应用的错误认识,这往往需要较长时间。
“随着区块链技术在食品溯源领域的应用场景、解决方案的日益成熟,基于区块链的食品溯源平台搭建主体明确,区块链技术性人才队伍发展壮大,溯源平台中的信息可信度不高、信息处理性能不佳等问题将得以解决,食品溯源将迈向新的阶段。”张乐君说。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