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中国食品商务网移动版

主页 > 行业 >

“长筷夹菜,短筷吃饭” 使用公筷公勺写进村规民约

  就餐时分,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上洋村村民程玲为一家人做着就餐前的准备:凉拌黄瓜、泥鳅豆腐、炒青菜、老鸭煲汤……程玲家的餐桌上,每人面前被摆上一长一短两副筷子,汤里放了一把公勺。

 

  走进上洋的另一户村民家,围坐用餐的一家人,同样每人都有两副筷子。上洋村党支部书记黄岳华说,在家中使用公筷公勺,已写进上洋村的村规民约,“长筷夹菜,短筷吃饭”。

 

  被改变的千年习俗

 

  就是否增补使用公筷公勺这一条款,今年3月22日,上洋村召开全体党员和村民代表大会,对是否增补2018年修订的村规民约条款进行投票。最后,全体党员、村民代表全票支持增补。黄岳华说,按惯例,村规民约每3年修订一次。这次破例,一方面是因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需要,同时也是为了推进、倡导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为把使用公筷公勺落到实处,上洋村村委会专门成立由村妇女主任领头的“巾帼有礼团”,把全村343户家庭分成10组,建了10个微信群,督促村民每天每餐线上打卡。“年底,我们将对使用公筷公勺履行到位的家庭进行表彰,授予他们‘金筷子家庭’”。

 

  在上洋村的带动下,目前,衢州市的1589个行政村和社区全部将使用“公筷公勺”写入了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衢州市文明办负责人说,疫情成了培育健康文明新风尚的新契机。

 

  “共餐共食、箸来筷往”是我国的习俗。餐具使用不分你我,就餐时习惯于拿着自己的筷子,到菜盘中夹菜,甚至用自己的筷子给别人夹菜,以示热情和尊重。

 

  “殊不知,‘筷来箸往,情味浓浓’中却存在着很大的健康隐患,很容易通过唾液传播病菌和病毒。”衢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中心主任周宏波说。有研究表明,家庭中若有乙肝病毒携带者,合餐的感染率高达42%,而分餐的感染率只有17%。

 

  早在2018年9月,衢州九旬老人李邦桂就给市领导手写了一封长达3000字的信,提议推广使用公筷公勺,建议被采纳,在衢州市区星级以上酒店试行推行。2019年,衢州又将“餐饮服务机构提供桌餐服务时应当配备公筷公勺”纳入《衢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草案)》。

 

  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袭来,衢州顺势而为将使用公筷公勺纳入防疫举措。春节期间,衢州多部门联合向市民发出使用公筷公勺倡议,进而提出打造一座“使用公筷的城市”,接连发出《餐饮业复工“10个100%”要求》《“公筷公勺进家庭”十一条》以及《公筷公勺使用规范》等,并在全省率先推出公筷公勺的使用地方标准。

 

  此后,为推动使用公筷公勺落实到位,市创建办、市场监管局等部门还联合以明察暗访的方式,对餐饮单位的执行情况进行专项检查。执行不到位的,受到警告、黑榜通报曝光、停业整顿等处理。

 

  与此同时,衢州市民政局发出倡议,推动全市村社重新修订《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巾帼团队、党员、楼长……以家庭为推广对象,通过家庭参与、社区引领,推动公筷公勺进万家,实现城乡全覆盖。

 

  从市区星级酒店到全市大小餐馆再到全体市民家庭,一个个举措,让衢州使用公筷公勺制度的推行不断升级。在严峻的防控疫情阻击战中,一双公筷、一只公勺撬动了沿习千年的传统。

 

  “小餐桌”上的“大文明”

 

  衢州东方大酒店是衢州市首批承诺做到100%提供公筷公勺的100家餐厅之一。3月8日,酒店所属的浙江衢州东方集团正式复工,当天发布的6条“复工复产标准”中,就有4条与公筷公勺有关。

 

  集团负责人坦言,两年前,他们就开始引导客人使用公筷公勺。此次疫情防控,促使酒店下更大功夫改变顾客的用餐方式。为此,集团还专门定制了新款公筷。新款公筷长30厘米,比普通筷子长6厘米,“让客人加深印象”。

 

  随着疫情向好,走在衢州街头,市区餐饮企业已基本恢复堂食营业。走访中,记者发现,疫情下复工的衢州餐饮业已悄然发生变化——餐桌上的公筷公勺成为了大小餐馆的标配。

 

  位于衢州老城区的“古铺良食”,是衢州的一家餐饮特色店。“您好,这是公筷公勺,请慢用。”坐下用餐的顾客,对服务员的提醒都十分配合。“100%配备公筷公勺是开放堂食的必备条件,也是保障顾客‘舌尖安全’的关键。”餐厅经理说。荷花中路上的一家小快餐店,就餐者大多是一个人,但还是准备了公筷公勺,“以备不时之需。”饮食店老板说。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