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中国食品商务网移动版

主页 > 行业 >

岚皋四季镇“小绿叶”成为农民致富“黄金叶”

   日期:2020-05-15     来源:岚皋县农业农村局    浏览:182    

  阳光灿烂,春意盎然,又是一年采茶季,在岚皋县四季镇竹园村的茶叶园区,采茶人的欢声笑语荡漾在层层叠叠的茶园中,一片小小的绿叶子,正成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金叶子。

 

  近期的几场春雨,催发出茶树上黄绿的新芽,像星光缀在墨绿的茶树间。

 

  “竹园村海拔适中,土壤气候非常适宜茶叶的种植。从今年3月初以来,大家采茶、管茶的积极性比往年高了不少。”竹园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杨佩勤告诉笔者,自从恢复生产以来,村民积极采茶、管理茶园,增收的动力更足了。

 

  农村大妈也鼓了钱包

 

  “啪嗒”,随着一声轻微的脆响,63岁的曾祥芝轻轻采下一片嫩芽。

 

  “采茶不分年龄,只要能保证质量,既能挣钱又方便。”曾祥芝笑道,“我们这些老婆婆也能来大干一场!”

 

  茶树经过一个冬天的休养和营养积累以后,茶叶的内含物是最丰富的,这时采摘的全是新嫩芽头,制成明前茶,品质最佳。

 

  岚皋翠峰是四季镇竹园村茶园里最好的茶。清明节前采摘的“明前茶”,每公斤卖给茶厂的鲜叶价格在100元左右。

 

  在竹园村半山上的茶园里,目所能及范围内,有二三十人斜挎着篮子在采茶,几乎都是五十岁以上的妇女。

 

  今年刚加入采茶队伍的杨前敏动力十足,每天早早就来到园区准备开始采茶工作。

 

  杨前敏今年72岁,别看她年纪大,干起活儿来一点儿也不差,只见她双手上下翻飞,动作娴熟,一粒粒清香稚嫩的芽尖不一会儿就装满了竹篮。 

 

  还不到二十天,凭采茶这一项就领到了一千多元的工资。杨前敏说:“今年因为疫情,孩子务工也受到影响,我们在家努力挣钱,补点收入回来。

 

  “我们年纪大了,出去打工没人要,在茶园一天轻轻松松挣一百多块。”曾祥英很自豪地说。

 

  贫困户种好“摇钱树”

 

  在竹园村的标准化茶园内,年过六旬的陈胜安拿着锄头正在除草。

 

  陈胜安以前是泥瓦匠,2014年因为腰部受伤后不能再干重活,因此成了贫困户,只能靠四处打点零工维生。“我干重活耐不活,但这些活路还是得行。”陈胜安擦擦额边的汗水说,自2月初恢复生产以来,他在茶园得到的务工收入已有2000多元。

 

  该产业基地采取土地流转方式,租赁了800亩闲置土地种植茶园和老茶园改造,分两期实施,计划明年再增加300亩。以“企业+园区+合作社+贫困户”产业模式,通过搬迁+就业的方式,带动搬迁户发展产业增收。带动周边农户在家门口务工,每人每天还有100元左右的工钱。

 

  园区的日常管护都有专人负责,严格按照标准化园区建设的要求开展日常管护工作,并且到了采摘茶叶的时候,园区提前邀请到茶叶专家为茶农做采摘示范、现场讲解,还全程指导鲜叶采摘方法及标准。 

 

  “巴山翠峰是我们竹园一块响当当的招牌。”茶叶园区负责人彭荣双说,“管理好茶园,一方面是擦亮招牌,另一方面也可以吸引更多像陈胜安这样的贫困户来打工,让他们有一个稳定的收入来源。”

 

  现代化加工线提升茶叶品质

 

  岚皋县金碧云茶叶有限公司2016年落户于四季镇竹园村,现已种植面积达到1300亩,公司通过土地流转、务工等方式现已带动贫困户65户240 余人找到了增收门路。

 

  公司院内,县茶叶工作站高级农艺师盛洪玖正在讲授鲜茶采摘办法,并检查茶农刚刚上交的鲜叶,根据采摘的茶叶质量评定等级。

 

  在他身后,是一座白色的现代化加工车间,几条生产线上的机器正在加工,整个厂区内洋溢着茶香。

 

  “现在从选茶到炒茶、装袋,大部分都是机器完成。”盛洪玖介绍,这样既避免了人工加工造成的质量不统一,又整体提升了茶叶的品质。

 

  “茶旅融合”上做文章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