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中国食品商务网移动版

主页 > 行业 >

云南祥云:培植“新兴产业”破解山区脱贫难题(2)

  “这一片土地原来种植的是桉树,对土地的破坏太严重了,前年我们改种了400亩突尼斯软籽石榴,今年又在里面套种了100亩万寿菊,实现了立体化产业发展模式。”后坝村党支部书记宋成德介绍到。 

 

  “万寿菊是祥云县今年新引进的一个新兴产业,后坝村采取间套种的方式,不仅提高了土地产值,还美化了乡村环境。”祥云县园艺工作站高级农艺师赵瑞昌介绍,万寿菊全身都是宝,既可观赏,又可食用,还能医治上呼吸道感染,百日咳,支气管炎等病。 

 

  后坝村立足乡村振兴,采取“党支部+新兴产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利用“石榴+万寿菊”的间套种方式,不断发挥土地“叠加效应”,增加农民收入。万寿菊平均每亩可采摘花朵3吨,按市场价每公斤0.7元算,每亩产值达2100元左右。 

 

  万寿菊不仅让群众富起了口袋,还为后坝村增添了一抹靓丽的色彩。后坝村不仅把万寿菊套种于石榴地里,群众还把万寿菊种植在自家的房前屋后用来美化庭院,打造出一个花园式的乡村。 

 

  冻精改良 贫困群众“牛起来” 

 

  东山乡妙姑村是典型的山区村,四面高山耸立,地陡水低,一直制约着产业的发展。“以前也搞养殖,但是基本赚不到钱。”妙姑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周荣介绍。 

 

  为了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效,助推乡村振兴。东山乡结合市场需求,逐渐走出了一条发展科学养殖产业的路子。 

 

  近年来,东山乡党委政府牵头,在传统养殖产业的基础上,实施了冻精改良等技术,还组织有养殖意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到外面去学习技术。 

 

  通过边学边养,截至目前,东山乡肉牛养殖户达1400多户,存栏达8200多头。2019年,全乡卖了2500头牛左右,均价5000-6000元/头,产值1500万左右。 

 

  “去年我家卖了20头猪和2头牛,赚了70000多块钱。”周荣笑得合不拢嘴。 

 

  发展新兴产业,实施特色种养是解决山区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祥云县因地制宜,打造山区产业园,带动广大山区群众共享新兴产业发展“硕果”。据祥云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何国永介绍,2020年祥云县计划安排特色种植业扶持资金916.21018万元,不断增强新兴产业发展力度。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