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生猪和生猪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监管推进屠宰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粤府〔2020〕24号(2)
时间:2020-05-09 17:11 来源:互联网 作者:WB11 点击:次
(五)依法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强化日常监督巡查和部门间协同联动,常态化开展保障生猪和生猪产品质量安全“扫雷行动”,加强生猪屠宰领域专项整治,严厉打击注水注药、私屠滥宰、屠宰病死猪或随意抛弃、贩卖病死猪等违法行为,加大肉品走私打击力度。对食品生产经营违法行为“零容忍”,依法吊销违法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食品生产许可证》《食品经营许可证》等证照,对其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主要负责人等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予以从业禁止、终身禁业等严厉处罚。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对情节严重、影响恶劣的生猪和生猪产品质量安全案件,要从严从重处罚,对失职渎职等问题严肃问责,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和省公安厅、农业农村厅、市场监管局,海关总署广东分署等负责)
二、推进屠宰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
(六)优化屠宰产能布局。加快引导生猪屠宰产能从珠三角主销区向粤西、粤北主产区转移,逐步形成与养殖布局相适应的屠宰产能布局,实现产区出栏生猪就近屠宰,变“调猪”为“运肉”。对年出栏生猪20万头以上的大型养殖企业新建标准化屠宰加工企业予以优先审批,不受生猪屠宰企业规划数量限制。(省农业农村厅等和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负责)
(七)改变传统经营模式。指导推动生猪屠宰企业采取采购、屠宰、销售一体化经营模式。鼓励支持养殖、贩运、销售等上下游利益群体参股入股屠宰企业,加快改变“代宰制”等传统屠宰经营方式。引导小型屠宰场点转型开展肉品分割配送业务。(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和省农业农村厅等负责)
(八)推进标准化建设。以监管常态化、质量管理制度化、厂区环境整洁化、设施设备标准化、生产经营规范化、检测检验科学化、排放处理无害化、配送冷链化及追溯信息化为主要内容,大力推进生猪屠宰标准化建设。每条屠宰生产线应当配足符合资质条件的肉品品质检验人员,配备全视角溯源视频监控系统;建有相对独立的企业肉品质量安全自检实验室和车辆清洗消毒场所,配备相应的设备设施和专职人员。到2022年,全省建设100家以上符合要求的标准化屠宰企业。(省农业农村厅等和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负责)
(九)建立冷链配送体系。推行生猪产品冷链调运,加快建立冷鲜肉品流通和配送体系,积极推广“市或县域集中屠宰、冷链配送、乡镇分销”的经营模式。引导推动生猪屠宰企业、使用猪肉原料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集中市场开办者和生猪产品经营企业加强冷链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配套完善预冷车间、冷库、冷柜、冷藏车等必要设施设备,执行全过程温控标准和规范,确保生猪产品质量安全。加强冷鲜肉品消费宣传引导,提高冷鲜猪肉消费比重。(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和省农业农村厅、商务厅、市场监管局、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厅等负责)
(十)清理整治小散乱差屠宰场点。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要按照“谁发证、谁监管”的原则,依法关停“三证”(《生猪定点屠宰证书》《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排污许可证》)不齐全,环保排放、动物防疫不达标,屠宰设施设备陈旧、生产工艺落后等不符合设立条件的生猪屠宰厂(场),取消其生猪定点屠宰资格。加快推进小型屠宰企业的“关停并转”,湛江、茂名、阳江、梅州等小型屠宰企业较多的地市要在2020年底前将数量压减一半以上。(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和省农业农村厅、生态环境厅等负责)
三、强化保障措施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