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中国食品商务网移动版

主页 > 行业 >

全球疫情下,外向型农企如何闯关?(2)

  一季度成绩斐然,二季度迎来挑战,这在陈艳玲看来,是因为国内疫情严重时,靠着潍坊各级政府保障有力,率先实现复工复产的企业,就能够在市场上抓住机遇,拿到一些空出来的市场份额。而现在面对全球疫情,如果短期内难有明显改善,对外向型农企的市场影响预计会持续两三个月。

 

  市场有了变化,原料也有可能出问题。得利斯集团大豆加工项目负责人宋晓波说:“每月一船大豆,两万多吨,从巴西发来。目前看发货正常,价格也稳定,但未来怎么样就难说了。打去年起,先是美国停止出口,后是阿根廷因疫情封关,若巴西也出问题,这大豆从哪儿来,咱心里还真没底。”

 

  雷沃重工党委书记梁启荣没有在一季度国际市场同比增长40%的成绩面前沾沾自喜:“一季度增长明显,一定原因是因为去年确定的绝大多数订单要在春耕来临前交付。进入4月后,全球疫情持续加重,不仅市场需求有所下滑,我们在国外的营销体系也受影响,形势很不乐观。”

 

  疫情大考接二连三,农企如何闯关

 

  原料的问题,一是一定程度的成本上涨,二是大豆对国际市场较高的依赖程度。“玉米受进口配额影响,咱们主要还是依靠国内,目前进厂价每斤已经接近1块钱,比年初每斤涨了1毛多。大豆目前是国际市场3000元一吨,国内3600元一吨,问题是咱们使用量大,完全依赖进口,一旦产地市场有变化,影响就太大了。”诸城外贸集团的刘兆国说。

 

  采访发现,要解决畜牧养殖企业的原料问题,单靠企业自身很难做到。在诸城,畜牧部门、行业协会和养殖企业已经组建起产业联合体,围绕原料保障开展了多次会商。山东省畜牧局畜牧处人士介绍,大豆蛋白在饲料中的作用非常突出,一旦全球疫情影响加重,国际市场上的大豆不能满足供应,国内饲料加工企业和养殖企业要寻找成本更高的替代品,饲料配方要重新调试,这都需要时间。因此,应该尽快联合行动,拿出科学的应对预案。

 

  一头是原料,一头是市场。调研发现,作为必需品的农产品及加工品,在全球疫情面前受影响虽然相对较小,但前景不容乐观。“虽然说只要销地国家不封关,港口和物流畅通,我们的产品就不愁卖。但疫情持续加剧,餐饮行业受影响最严重,销量下滑是一定的。”云树杰说。

 

  在潍坊,有效的应对已经开始。常祖领总结为“三个转型”:一是市场转型,深挖国内市场。比如,诸城外贸近年来大力开拓国内市场,目前国内市场销售额占比已近6成。二是产品转型,市场需要什么,企业就生产什么。比如,鲁丰集团加大冻肉制品生产力度,加大保健食品推广力度。三是产业转型,增强市场竞争力。比如,得利斯集团推进3万头种猪和10万头商品猪标准化养殖场建设项目,厂区主体建设已接近完成。

 

  “政府部门强化帮包服务,在物资供应、金融支持等方面做好保障;行业协会或产业联盟等指导科学预判,引领抱团闯关;企业主动适应市场变化,开展精准生产和转型营销,提升竞争力……作为农业产业化的发源地,潍坊有信心通过科学有效的应对,帮助外向型农业企业闯关成功。”常祖领说。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