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培育发展家庭农场 促进全国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2)
时间:2020-05-09 13:56 来源:互联网 作者:WB11 点击:次
培育发展家庭农场,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以开展家庭农场示范创建为抓手,以建立健全指导服务机制为支撑,以完善政策支持体系为保障,实施家庭农场培育计划,按照“发展一批、规范一批、提升一批、推介一批”的思路,加快培育出一大批规模适度、生产集约、管理先进、效益明显的家庭农场,为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夯实基础。
家庭农场有着明显区别于其他主体的科学内涵,其最鲜明的特征是在要素投入、生产作业、产品销售、成本核算、收益分配等环节,都以家庭为基本单元,继承和体现家庭经营的诸多优势;主要依靠家庭成员劳动力而不是依靠雇工;从事农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生产经营。培育发展家庭农场,需要把握好以下基本原则。
(一)坚持农户主体。培育发展家庭农场要以农户为主体,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家庭农场的多种发展模式。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首先就是要坚持家庭经营的基础性地位。在当前我国新型城镇化深入发展的大背景下,要鼓励那些有长期稳定务农意愿的农户适度扩大经营规模,发展多种类型的家庭农场,开展多种形式合作与联合。
(二)坚持规模适度。要引导家庭农场根据产业特点和自身经营管理能力,实现最佳规模效益。特别要防止片面追求土地等生产资料过度集中,防止“垒大户”。实践中,家庭农场经营的规模多大最适合,标准就是看效益。只要是实现了最佳规模效益,规模可以大点,也可以小一点。未来,要引导家庭农场以效益论英雄,而不是以规模论英雄。
(三)坚持市场导向。要遵循家庭农场发展规律,充分发挥市场在推动家庭农场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强政府对家庭农场的引导和支持。要提高家庭农场的市场竞争力,在市场竞争中实现发展壮大。政府的作用就是保驾护航,做好引导和支持,切忌行政干预,搞强迫命令。
(四)坚持因地制宜。要鼓励各地立足当地实际,确定发展重点,创新家庭农场发展思路,务求实效,不搞“一刀切”。要根据本地资源禀赋、经济社会发展等条件,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培育发展家庭农场,要多模式培育、多元化发展,形成百花齐放的局面。
(五)坚持示范引领。要发挥典型示范作用,以点带面,以示范促发展,总结推广不同类型家庭农场的示范典型,提升家庭农场发展质量。同时,还要树立一批一批的典型,总结好的经验,推广成功做法,从而促进全国家庭农场快速发展,稳步提升家庭农场发展质量。
三、多措并举促进全国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加快培育发展家庭农场,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促进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高质量发展工作推进会以及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等11部门和单位《关于实施家庭农场培育计划的指导意见》要求,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强化指导服务,健全支持体系,促进全国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
(一)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加强对家庭农场的扶持。疫情发生以来,各地家庭农场积极应对,在抗击疫情的同时努力抓好生产经营。但仍有不少家庭农场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受疫情影响较大,特别是产品销售、用工、资金周转等面临困难。针对这些困难,要采取针对性措施。有条件的地方可支持建设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等设施和出台鲜活农产品应急收储补助政策,对用电、用水、用气实施费用缓缴和阶段性减免。推动将符合条件的家庭农场纳入近期国家出台的一系列信贷税收优惠政策支持范围。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支持拓宽线上销售渠道。鼓励各地组建劳务合作社,加快推进线上培训、网络指导,帮助家庭农场解决实际困难。
(二)提升家庭农场工作重视程度。深入领会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突出抓好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两类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真正将促进家庭农场发展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科学制定本地区家庭农场培育计划并部署实施。县级以上地方政府要建立促进家庭农场发展的综合协调工作机制,加强部门配合,形成合力。县、乡政府要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工作力量,及时解决家庭农场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各项政策落到实处。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多地永辉超市被查出销售不合格食品
- 下一篇:全球疫情下,外向型农企如何闯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