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龙头企业引领产业发展“龙头”(2)
时间:2020-04-26 12:05 来源:互联网 作者:WB11 点击:次
同时,镇雄县按照“猪——沼——菜”循环农业模式,配套了沼液处理项目,还建成3000亩香葱产业基地。养殖场产生的粪便污水经过集中收集处理,全部变成香葱产业所需的高质量农家肥,可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接下来,镇雄县还将按照“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配套建设一批标准化养殖小区,由镇雄佑康农业公司负责提供猪苗、饲料、兽药、疫苗、技术服务、商品猪回收,养殖小区以每头150元的保底价负责生猪代养,计划年出栏商品猪40万头以上。
福建佑康农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鹤翔介绍,镇雄优质的自然资源非常适合生态养殖,佑康农业搭建的“佑康大联盟”平台,充分遵循市场规律,整合生猪产业链,减少中间环节,降低生产成本,在脱贫攻坚的大背景下,带动农户积极参与养殖,公司负责终端包装、销售,最终达到双赢的效果。
在精准扶贫的道路上,“输血式”扶贫使得许多困难群众形成了“等靠要”的精神贫困,而“造血式”扶贫,是让农民自己有能力扩大再生产,无论是从当前还是长远来看,脱贫率更高,后劲更足。
鲁甸县和镇雄县“造血式”扶贫的尝试,仅只是昭通脱贫攻坚后续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据相关数据显示,昭通市易地扶贫搬迁对象达36.24万人。劳动力转移就业成为了快速、有效的脱贫途径,但仍有部分搬迁群众不能外出务工。如何让不能外出的这部分搬迁群众短时间内,实现“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的目标,无疑成为了摆在昭通市委、市政府面前最大的挑战。
2018年以来,昭通市委、市政府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借助东西部扶贫协作的东风,按照“近抓转移就业为主、远抓产业培育支撑”的思路,加快推进安置区(点)产业配套、就业帮扶,促进搬迁群众产业有支撑、收入有保障。
目前,全市规划建设的60万平方米扶贫车间,已引进31家企业。昭通11县(市、区)都在努力寻找适合自己地域特色的产业,并依托像粤旺、佑康这样拥有一二三产深度融合优质资源的龙头企业,将扶贫后续产业做实、做大、做强。(记者 易盛芳 )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