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中国食品商务网移动版

主页 > 行业 >

滨州争创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市 保障人民“舌尖上的安全”

   “只有推行标准化生产,实现品牌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才有保障。”市农业农村局党委书记张成江对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一语中的。近年来,全市农业系统以此思想为指导,以创建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市为契机,突出“产出来”“管出来”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大力实施农业标准化、品牌化战略,健全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得到全面提升,为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做出了新的贡献。

 

  建设市级标准化生产基地105万亩,“三品一标”认证产品达到480个

 

  滨州按照与国际通行标准接轨的要求,建立完善了符合全市实际的农业生产标准化体系,目前推广农业生产标准128项,覆盖粮油、果品、蔬菜、食用菌、畜产品和水产品等多个领域,良好棉花滨州生产标准全省率先,优势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程度提高到70%以上。

 

  滨州大力发展省、市级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并实行动态、精准监管。2018年,全市建成市级标准化生产基地105万亩,省级标准化生产基地达到59个,中裕食品有限公司被认定为全市唯一的全国绿色农业特产示范基地。这些标准化基地成方连片,实行统一的生产管理制度,有执行标准和技术操作规程,有规范的生产记录,有农药残留速测室,有标明基地名称、品种、面积、负责人等内容的统一标牌。为有效发挥滨州粮食产业要素聚集的优势,2018年滨州规划以滨城中裕、阳信玉杰、惠民龙凤等小麦加工龙头企业为依托,力争通过2-3年的努力,发展优质强筋专用小麦种植面积300万亩,把滨州建成国内知名的绿色优质强筋专用小麦标准化生产基地。

 

  以农业标准化生产为基础,滨州鼓励规模种养基地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开展“三品一标”认证,深入挖掘农产品地域特色,加大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市财政已拿出专项资金620万元用于“三品一标”认证产品的奖励扶持,2018年又将“三品一标”认证面积占食用农产品产地面积比重提升幅度列入了新旧动能转化考核指标,全市“三品一标”数量大幅提升。

 

  截至目前,全市“三品一标”获证企业共有188家,认证产品480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105个,绿色食品365个,有机食品7个,农产品地理标志3个;认定原料产地面积251.9万亩,占全市食用农产品产地总面积的55.3%。无公害、绿色、有机复查换证、续展和保持认证率分别为83.3%、77.1%、100%,继续稳居全省前列。沾化冬枣获得省级特色优势区资格,已向农业农村部申请国家级特优区。2022年,滨州“三品一标”有效用标产品将突破550个,覆盖全市所有优质农产品及加工产品。

 

  全力打造以沿黄示范区为特色的滨州整体品牌形象

 

  对于滨州人,要说最喜欢吃或者常买的面粉、面条,大家说出的第一个品牌一定会是“中裕”。的确,近几年来,“中裕”系列加工食品在滨州已是家喻户晓、备受青睐。不仅在滨州,“中裕”产品在济南、北京等城市也同样深受欢迎。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对农产品品种、质量、安全、功能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育和打造农业名牌,有利于促进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竞争力。滨州抢抓机遇,以市场为导向,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协会管理、企业运营”的原则,积极推进京津冀和济南省会城市群“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工程,围绕质量安全、优质专用,努力创建省级、国家级农业品牌,逐步培育出“中裕”面粉、“长寿花”玉米油、“鲁誉”小磨香油等一批具有一定市场影响力的滨州农产品品牌,形成了沾化产枣、阳信鸭梨、无棣金丝小枣、惠民蜜桃、博兴店子西红柿、邹平长山山药等一批独具特色农业品牌。沾化冬枣、阳信鸭梨、惠民蜜桃、店子西红柿、长山山药等一批名优产品获得国家地理标志商标。

 

  滨州农业品牌化紧紧围绕沿黄生态高效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充分发挥产业、地域和特色优势,全力打造整体品牌,组织开展市级农业品牌评选活动,筛选、推荐农业企业参加全省品牌申报,通过新闻媒体、展会等加大品牌宣传力度,构建起了以整体品牌为龙头、区域公用品牌和企业产品品牌为主体的滨州农产品品牌体系和营销体系,有力推进了滨州农业发展由产量导向、生产导向到质量导向、市场导向转变,提升了滨州农业品牌知名度和农业竞争力。截至目前,全市省级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达到2个,认定市级企业产品品牌9个,省知名农产品企业产品品牌达到16个。力争到到2022年,省级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达到3个,省知名农产品企业产品品牌25家,实现整体品牌形象在省内外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

 

  率先实现省市县三级农产品质量监管追溯平台互联互通共享,实现主要生产主体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全覆盖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