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中国食品商务网移动版

主页 > 行业 >

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 印发《2020年食品生产安全监督监测 管理重(3)

5.标签标识不规范、不真实的问题,如:液态法白酒配料表标注原料为高粱、小麦等,未标注使用酒精和食品添加剂等内容;固态法白酒配料表仅标注为高粱、小麦等,未标注食用的液态法白酒或食用酒精等内容;虚假标注产品执行标准和配料表等强制标示内容;无标识、标识不全或标识信息不真实;违反相关规定,标注“特供”、“专供”、“专用”、“特制”、“特需”等字样;

6.配制酒中添加药品西地那非类、降糖、降压、降脂、减肥类药物等和食药同源目录以外物质等。

 

4

 

饮料

 

1.瓶(桶)装饮用水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酵母等微生物指标不符合标准规定问题;纯净水电导率不符合标准规定问题;饮用天然矿泉水界限指标不符合标准规定的问题;饮用天然矿泉水、饮用天然泉水等溴酸盐不符合标准规定问题;

2.违规使用甜味剂(甜蜜素、糖精钠、安赛蜜)、防腐剂(山梨酸、苯甲酸)、着色剂等食品添加剂的问题;

3.标签标识不规范的问题,如:配料表未完全标注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果汁饮料的果汁含量标注与实际不符或不符合相关标准规定;蛋白饮料的蛋白质含量标注与实际不符或不符合相关标准规定;饮用天然矿泉水不真实标注矿泉水水源点名称;以直接或以暗示性语言、图形、符号等违反标注适用人群等;

4.“大桶水”生产企业不得使用以回收废旧塑料为原料制成的桶和盖,回收桶不得露天存放,桶盖严禁循环使用;

5.容易出现在农村和城乡结合部地区的“山寨”饮料、假冒伪劣饮料等问题。

 

5

 

食用

植物油

 

1.食用植物油中溶剂残留、脂肪酸组成、酸值、过氧化值等指标超过食品安全标准的问题;

2.经炒制工艺加工的茶油、芝麻油等苯并(α)芘超标问题;

3.花生油中黄曲霉素B1超标问题;

4.芝麻油、橄榄油、茶油等造假及超范围食用香精、色素等食品添加剂问题;

5.塑化剂污染问题,企业管道、设备、容器以及包装材料,包括瓶盖、垫片等是否使用含塑化剂的食品接触材料;

6.食用植物油分装企业违规添加植物毛油等不合格油品问题;

7.食用调和油标签标识不规范不真实问题;

8.违法使用地沟油等非食用物质生产加工食用油问题;

9.掺混豆油、棉籽油等。

 

6

 

水果干制品(枸杞)

 

1.为了防腐、杀菌、保鲜、防虫、护色等,使用硫磺等熏蒸枸杞,导致产品二氧化硫超标;

2.黑枸杞产品标签中标注枸杞国家标准。

 

7

 

标示标注

 

1.标注卫生许可证和证号;

2.能量表小数点修约位数不符合要求;

3.具有保健功能的夸大宣传等;

4.涂改的内容用不干胶粘贴;

5.生产日期不易辨识;

6.配料表中有疑似属于新食品原料未经安全性审查的;

7.食品名称未标注反映食品真实属性的专用名称;

9.分装企业未按规定标注分装字样。

10.标示的执行标准已经废止;

11.净含量字符的最小高度不得小于2mm;

12.营养标签的能量单位是kJ(小大写)。

 

8

 

非发酵豆制品

 

1.菌落总数超标;

2.储运和贮藏不当,造成微生物超标问题。

 

9

 

食品

添加剂

 

1.不按照国家标准规定的原料和工艺生产食品添加剂的问题;

2.复配食品添加剂、食品用香精中非法添加问题;

3.食品添加剂标签、说明书含有虚假、夸大内容的问题;食品添加剂配方成分与标识不符问题;

4.食用明胶铬超标问题;

5.甜蜜素、柠檬酸、糖精钠中掺芒硝和氯化镁造假问题;

6.工业醋酸冒充食品添加剂醋酸的违法问题;

7.面包改良剂曲酸超限量(限量值40mg/kg)。

 

10

 

酱油、

食醋

 

1.在食醋中非法使用工业冰醋酸进行勾兑生产以及用配制食醋冒充酿造;

2.配制酱油冒充酿造的情况;

3.标识标注不实,配制酱油和食醋标注为酿造。

 

11

 

蜂蜜产品

 

1.在蜂蜜中掺杂、掺假,掺入大米糖浆、白糖等,导致碳-4植物糖超标;

2.原料把关不严,产品中氯霉素等农残超标的情况;

3.掺假造假生产“指标蜜”潜规则;

4.标示的产品名称没有反映产品真实属性;

5.用蜂蜜制品冒充蜂蜜。

 

12

 

固态调味料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