够硬核!24小时鲜奶疫情下鲜活升级,交出10倍成绩单
时间:2020-03-05 13:53 来源:互联网 作者:WB11 点击:次
导语:当下,新冠病毒疫情正在全球扩散,国家卫健委等部门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营养膳食指导》,明确提出"尽量每天饮用300g牛奶或奶制品"。科学研究发现,牛奶中含有其他食物所没有的数百种生物活性物质。这些生物活性物质是牛奶中的精华成分,具有抵抗细菌入侵、激活体内免疫力、维护机体健康等重要作用,它们被统一称为牛奶的"天然活性营养"。"天然活性营养"包括多种功能因子和免疫活性因子,而活性免疫球蛋白就是它的重要代表。 虽然已经进入阳春三月,但是疫情的阴影还未散去,许多人仍然选择在家隔离。而此时新希望乳业的员工们已在生产线上加班加点了数周之久。因为冠状病毒疫情的影响,消费者们对能提升免疫力的低温鲜奶需求猛增。为了做好疫情时刻的人民生活物资供应,公司在春节期间就已经恢复了生产,而且要将全国所有的24小时鲜奶生产线生产工艺升级至75℃/15s。 24小时鲜奶是新希望乳业旗下的明星产品,以新鲜和富含活性营养物质为主要卖点,其产品只卖当天,当天没有售完的产品会全部下架,对于每个生产环节的要求都极高。春节复工期间恰逢疫情隔离,人力缺乏物流阻隔,要保证供应已经不是简单的工作。而公司为了提升产品品质和24小时鲜奶的活性营养物质保留,决定在最短时间内对生产线实现升级,将低温杀菌温度从80℃降低到75℃/15s,以确保活性营养物质留存达到更高标准。要想实现这个目标,容不得一丝松懈,都需要分秒必争,尽己所能。在这条看不见硝烟的白色生产线上,一场"24小时"的接力赛正在开启。 生态牧场,活性营养第一步 新希望乳业的自有生态牧场不仅自然环境宜人,而且还位于距离城市和工厂150公里的"鲜半径"之中,并由全程4℃以下的低温冷链系统进行连接。专供24小时鲜奶生产的天然生乳制品会在每天第一批运抵工厂,确保24小时鲜奶只卖当天的承诺。为了确保24小时鲜奶原乳的活性营养物质含量,牧场饲养的都是来自澳大利亚及荷斯坦的进口优质奶牛,有着严格的饲养体检指标和福利要求。而且天然生态牧场所在的地区往往也对环保有着严格的要求,因此,所有牧场都有着低碳和绿色可循环的生产模式,以确保与当地环境协同发展。这些都对牧场的管理者焦浩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希望乳业旗下生态牧业总经理焦浩鹏已经连续四个春节在牧场度过,今年尤为特殊,以往的春节,牧场只需要简单的维护,比平时轻松很多。但是今年突如其来的疫情和生产任务,让他和团队再次紧张起来。他们需要时刻关注牧场信息化后台的各类数据,检测奶牛的健康和各项生产指标,确保每日的乳源供应。他告诉记者,"新乳业所有牧场采用的标准已经超过了欧盟的标准。这得益于我们健康优质的奶牛储备,精准的智慧化牧场平台,还有标准化的SOP管理体系。"正是凭借着牧场在大数据运用、精准饲喂、奶牛福利等方面的数字化探索布局,2019年,他们获得了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和一个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 而面对汹涌而来的疫情,这一套行之有效的生产、管理体系也让牧场迅速反应,为恢复市场供应和产品新鲜升级做出了调整。焦浩鹏介绍,为了防控疫情,他们第一时间对牧场进行了封闭式管理,而许多技术人员虽然无法及时到场跟踪现场情况,但是也能通过大数据平台对牧场生产过程进行分析和改善。在多方协同下,目前牧场已经迅速恢复了产能,新鲜优质的生乳正通过低温冷链车队,源源不断的向工厂输送。 智慧工厂,低温杀菌全升级 春节期间,新希望乳业华西工厂却仍然灯火通明。品控经理袁熊和他的团队已经回到工作岗位,正在紧张的查看生产后台的各项数据。80℃的低温杀菌方法是国际通用的低温杀菌温度。但是这一次,为了进一步留存活性营养物质,他们需要对全部生产线进行改造,开始推行全新的75℃/15s的低温杀菌模式。 这里是四川省乃至西南地区最大的单体低温乳制品工厂,也是国家奶业科技创新联盟"优质乳工程示范企业",四川省企业技术中心、四川省乳品营养与功能重点实验室。整个生产线全部由德国GEA公司设计和建造,自动化程度非常高。但是即使在这样达到全球顶配的环境下,要实现全线生产链从80℃到75℃的升级也并非易事。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