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白家阿宽的井喷式增长,看快销粉面如何迎来第二春?
时间:2020-03-04 16:44 来源:互联网 作者:WB11 点击:次
大疫之下,中国方便速食行业两则消息引人关注: 一是大量超市的方便食品货架,被抢购一空,货品所剩无几,各地供应告急; 二是国内最大的新型方便食品企业,传闻已久的白家食品A轮融资迅速落地,同创伟业领投1.1个亿入股白家食品扩产保供,白家食品二月的订单量达到2亿元,同去年同期五倍; 这两则消息放到当前全民抗击疫情的大背景大环境下,显得尤其扯眼。
事实是,市面上唱衰方便面行业久矣,而且各种来路都有! 但仔细看看白家食品的数据,会不会啪啪打脸—— 2月6日,在线下,沃尔玛超市一次性下单500万,在线上,白家食品的单天销售额接近400万,1月24日-2月9日店铺营收环比增长:285.97%,同比增长:1875.30%,阿宽旗舰店在天猫粮油米面大类排名第二,仅次于天猫超市。最新的消息是,白家食品在2月的订单量达到2个亿,是2019年2月销量的5倍。看了这个数据,你可能会认为是疫情让白家食品销售增长,会不会是短期效应,而实际情况是,经过审计的数据,白家粉丝已经连续三年实现45%的平均销售增长,而2019年不仅销售收入高速增长,达到近8个亿,利润增长更是井喷,达到100%,傲视群“面”! 这个销售额在整个食品行业本已不小,但增长率和增长势头更让人不得不刮目相看,方便食品正在迎来第二春,从关键的“成长性”来看,如果白家食品不是那只报喜鸟又会是谁?
大疫终将退去,谁会浴火重生? 回想“非典”成就了一批行业,“新冠肺炎疫情”会不会催生另一批行业和企业,答案是肯定的。关键是超越自我的革新能力和审时度势的提速能力。大家都熟知的案例就是京东,在2003年非典的时候,中关村歇业,刘强东的摊铺也被迫关门,逼着他实在没办法,所以才想到把产品挂到网上,试试看,有没有人买,结果一发不可收拾,从此京东走上了3C电子商城之路,现在已经是600亿美元的巨头了。 有人在回忆2003年非典时期,说当时就尝遍了所有口味方便面,面对便捷便宜口味丰富的方便食品,难说这一次疫情期间没有这样的大神存在。 有分析人士指出, 每次危机之后,都会诞生大公司。首先直接带动的会是商业模式创新的公司,行业会涉及教育、医疗、消费、生活服务、娱乐传媒等;对于实体企业影响肯定也非常大,而且更加深刻,就像本文分析的白家食品,在2003年的时候还是以单一的酸辣方便粉丝为主,能在刚刚创业两三年时间,凭借独特的口味和创新的营销,一举跨过亿元大关,也与抓住市场变化趋势有密切关系。到2020年的今天,白家食品已经成为拥有“白家陈记”、“阿宽”双知名品牌,同时涉及方便粉丝、特色方便面、自热米饭的综合性新型方便食品产业集团。那么,白家食品会不会在这次市场变革中,再次爆发呢?白家食品到底具有哪些优势?
首先,看大势:快销速食焕发生机。 市面上很对方便面行业的负面看法已经流行一段时间,后来证明很大一部分是当年外卖行业兴起,相关企业的故意公关行为,并且带了市场风向,也确实对方便面行业带来负面影响,整体增长有所放缓。现在来看,用平均4元一碗的方便面,跟动辄10多块的外卖比,本身就是扯蛋。但是具体到企业,其实真正销量下滑的方便面企业非常少,特别是品牌企业,都维持了较大的体量,在整个食品业依然是“显族”。 而且从2015年开始,方便食品其实已经整体上“触底反弹”,随着企业对“线上线下”两线营销作战逐步熟练掌握,并且主动发起攻势,不但销量提升,长期困扰方便食品企业的“低毛利”问题也得到很大改善,走上了一条健康发展的复兴之路。从白家食品近几年的持续增长也可以看出,其企业不但维持了传统渠道的优势,在线下拥有较高的渠道分销力和终端铺货率,线上电商销量增长非常快,体量与线下已经平分秋色,完全转型成了一家互联网营销公司。企业在这个转型升级的过程中积蓄了能量,找到了路径,增强了信心,也实实在在有了更大的本钱和实力向前冲。
其次,核心功能要素:餐饮快销化推动发展。 (责任编辑:admi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