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应注重抗击疫情一线人员营养保障 科学合理调整膳食(2)
时间:2020-03-03 11:37 来源:互联网 作者:WB11 点击:次
⑵ 补充维生素D:疫情一线医护人员很少有户外活动时间(皮肤暴露日光),维生素D来源主要通过日常膳食(通过食物难以满足需要,通常还不到推荐摄入量的10%),建议每天补充800IU-1600IU(20mg-40mg)维生素D,或每周1粒5000IU(125mg)/粒。
⑶ 增加维生素A摄入量:在一般轻体力劳动人群推荐摄入量基础上增加150%-200% [1200-1600μgRAE(视黄醇活性当量)],膳食维生素A摄入量至少1/3来源于动物性食物,如肝、鸡蛋等;适当增加新鲜黄绿色叶菜类食物,可增加维生素A前体类胡萝卜素摄入量。
⑷ 补充复合矿物质维生素补充剂:大量出汗和机体长期处于应激状态,水溶性维生素和某些矿物质的丢失增多和/或消耗增加,每天补充充足的复合矿物质维生素补充剂是有益的,尤其是B族维生素,推荐每日供给量为一般成人的150%-200%。建议在这样高强度工作期间,可连续每天补充OTC(非处方药)级别的矿物质维生素补充剂,而目前国内保健食品的营养素补充剂通常复合的种类和推荐剂量难以满足需要。
3. 补充优质蛋白质 疫情一线医护人员长时间高强度工作和机体应激状态可导致机体蛋白质分解加速,大量出汗使氮随汗液丢失增加,尿氮排出也增加,其中1/3来自必需氨基酸,其中以赖氨酸丢失最多。日常膳食应适当增加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蛋、瘦肉、鱼肉等)。不推荐直接饮用鲜奶,因为我国成人中乳糖不耐受发生率很高,饮奶后(尤其空腹)易发生乳糖不耐受(如腹胀、腹痛和腹泻等),可选用酸奶(不是含乳饮料)和少量低乳糖奶。
4. 合理安排日常膳食 长时间疫情一线工作的医护和防疫人员工作强度大、水分丢失多,同时可能伴有睡眠不足时可致食欲缺乏或降低,导致能量摄入不足,故应注意改善日常膳食、尽可能突出食物多样化。
⑴ 维持能量平衡,能量摄入量应在一般人群的基础上增加摄入量10%-20%,其中蛋白质提供的能量占总能量的12%-15%,碳水化合物提供的能量占60%,脂肪占25%-30%。
⑵ 除了制作的食物适口性,应重点保证优质蛋白质的供应,如鱼、肉、蛋、酸奶及豆类制品,可增加钾和镁的摄入量。常食海产鱼及其他海产品(富含n-3系列不饱和长链脂肪酸)、蛋类食物,增加优质蛋白质和磷脂摄入量。
⑶ 日常膳食应是各种无机盐和维生素的主要来源,通过合理安排膳食,增加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新鲜蔬菜和水果摄入量,推荐每日摄取约500g/d新鲜深色绿叶蔬菜和适量水果、供给适量谷类食物。
⑷ 为增进食欲和补充盐分和丢失的水分,除了增加饮水量,配餐中应安排适量可口的调味汤等。
⑸ 日常食谱安排还应注意提供易消化食物,即提供的食物特点量少质精,易消化;减少难消化食物或高脂肪食物,如动物脂肪(肥肉),油炸、腌渍、烟熏类食品;避免摄入过多的含膳食纤维高的食物,因为这些食物易引发胃肠道胀气,如甘薯、粗杂粮、干豆类、坚果、萝卜、黄豆芽等食物。尽量避免使用高压锅烹饪叶菜类蔬菜,防止维生素的大量损失。
此外,为做好疫情一线医护和防疫人员的营养保障工作,应定期监测他们的营养与健康状况,并据调查结果,调整膳食结构/食谱或有针对性给予营养素补充。(作者;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专家委员会专家 荫士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