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中国食品商务网移动版

主页 > 行业 >

专家:应注重抗击疫情一线人员营养保障 科学合理调整膳食

  我国湖北武汉发生的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疫情,全国各地数万医务和疾病控制人员义无反顾逆势而上驰援湖北,在这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他们夜以继日奋战在疫情第一线,为救助更多患者,长期持续高强度工作,经历了常人难以忍受的精神和肉体折磨,机体处于高度应激状态,易发生身心疲惫和抵抗力降低等问题,发生感染性疾病的风险增加。长时间处于这种特殊状态,机体需要通过生理上的适应性改变,维持机体特殊环境下的生存,这些改变导致机体对营养与膳食有特殊要求。因此适宜的营养与膳食保障有助于恢复体力、缓解应激状态、增强机体对这种特殊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提高抵抗感染性疾病的抗力。

 

  高强度工作、高度应急状态对能量和营养需求加大

 

  奋战疫情一线的医护和疾病控制与防疫人员,身穿密不透风防护服持续数小时的高强度脑力/体力工作,体能消耗大,体力透支严重,对能量和某些营养素的需要量明显增加。出汗/体内水分丢失过多最为常见,而且受工作环境限制得不到及时补充,此时大量矿物质和水溶性维生素随汗液流出丢失,血液浓缩,血红素含量和红细胞计数增加,血液黏度增高,心脏负担加重,血压下降;肾水分排出减少,影响肾功能;胃肠道蠕动减弱,消化液和消化酶分泌减少,消化功能下降;还会影响到神经系统活动、运动协调能力和机体的免疫力等。

 

  由于一线工作的医护人员还面临被感染的风险,使机体长期处于高度应激状态。这样环境下工作持续时间较长时,还可能出现睡眠紊乱、工作能力/效率降低等。能量和营养素供给不足还会进一步降低大脑的工作效率、思维能力和记忆力。

 

  科学合理调整营养与膳食保障一线工作人员身体健康

 

  在疫情一线工作环境中,持续高强度工作导致体液流失多的一线医护和疾病防控人员,他们的营养需要和膳食安排有其特殊性,表现在机体代谢增强,能量需要量和营养素消耗增加,蛋白质分解加速,对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维生素A和维生素D(无户外活动时间)及无机盐(如钾、钠)等营养素的需要量增加,科学合理调整营养与膳食可使机体能更好地适应环境,恢复体力和减轻应激状态,增强抵抗力;合理使用营养素补充剂,能有效改变或降低这种环境对人体的不良影响。因此对于疫情一线人员工作期间,营养保障应包括准备进入隔离区前、出隔离区后和日常膳食安排。

 

  (一)进入隔离区前的膳食要点:在日常餐食基础上,准备进入隔离区前选择简单易食用的高能量高蛋白质食品(营养支持),补充能量和蛋白质,以固体和糊状食品为主,例如⑴ 高能量高蛋白质的能量棒;和/或⑵ 成人全营养配方食品40g-80g,如果不可及,也可用婴幼儿配方奶粉替代,用尽可能少的液体(矿泉水或含盐饮料)冲调成泥糊状;⑶口服1片矿物质维生素补充剂。

 

  (二) 出隔离区后的膳食要点:快速补充液体应是重点,弥补大量出汗导致的体液丢失和能量不足,例如可服用含盐/矿物质的液体/饮料(1000ml-2000ml,少量多次饮用为宜)和高能量高蛋白质饮料(如成人全营养配方食品40g~80g,可用前面的液体或矿泉水冲调成液态;如果不可及,也可用婴幼儿配方奶粉替代)。 

 

  (三)日常膳食安排:科学合理安排工作在疫情一线的医护和防疫人员的日常膳食,有助于恢复体力/抗疲劳、改善应激状态和增加机体抵抗力。建议日常膳食安排如下:

 

  1. 注意饮料供给和盐分补充 优先选择含盐饮料,可及时补充大量出汗丢失的无机盐和水。提供的饮料温度要适宜,切忌过热过冷。建议饮料的温度控制在10-20℃左右。宜少量多次饮用。推荐全天补充液体量:一般情况下2-4L;如果出汗过多时,应补充3-5L。补充的盐分种类首先补充氯化钠,如全天出汗量<3L时,食盐补充量为15g/d;3-5L时,补充量为15-20g/d;5L以上时,补充量为20~25g/d。饮料中氯化钠浓度以0.1%-0.2%为宜。随汗液丢失的还有其他元素,如钾、钙、镁、锌以及一些阴离子(氯、磷酸根、硫酸根)等,含多种盐类的盐片或运动型饮料也可补充这些盐分。

 

  2. 给予维生素或其他复合营养素补充剂 大量出汗导致维生素排出增多(尤其是水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等),补充复合维生素补充剂有助于提高机体抵抗力,缓解体力疲劳和应激状态。

 

  ⑴ 补充维生素C:建议每天补给维生素C 100mg-200mg有助于增加机体抵抗力,如果新鲜蔬菜和水果摄入量少的情况下,可增加到500mg。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