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禁野”后,哪些野生动物还能吃?各省份可调整(2)
时间:2020-02-26 12:26 来源:互联网 作者:WB11 点击:次
有专家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全国人大常委会之所以出台这一应急性的《决定》,一方面是回应社会重大关切,为维护公共安全和生态安全提供法律保障;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尽快革除滥食野生动物的陋习。
这一陋习由来已久,多年来却被一些人津津乐道。
据《肉类研究》介绍,“野味”当作中华美食,所利用的野生动物种类有:鹿、海豹蛇、黑麂、孔雀、果子狸、芝鼠、野兔、鹧鸪、鳄鱼掌、鸵鸟、石蛤、澳乳羊等。
某地盛行的“百鸟宴”有104种鸟类,如天鹅、丹顶鹤等;长三角某城市每天消费的蛇类达2吨;双冬果子狸、四大美人(西施猫、貂蝉鼠、昭君兔、贵妃蛇)、龙虎斗、龙虎凤、活猴脑等等成了一些菜馆的招牌菜。
据《农村百事通》(2012年第16期)介绍,果子狸肉在南方一些地方历来被视为山珍野味和难得的滋补佳品,“红烧果子狸”“双冬果子狸”已成为宾馆酒楼的高档菜。“南方某城市,仅一个野味市场每年就需要活果子狸上百吨”。
“按照现行《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的规定,一些市场上常见的动物,有的能够吃,有的不能吃。”25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常纪文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如鹌鹑,就不属于该名录的规定。
敖鲁古雅驯鹿、吉林梅花鹿,属于名录的规定。有些昆虫,如中蜂、东北黑蜂、新疆黑蜂,也属于名录的规定。兔子,如福建黄兔、四川白兔也在名录中,其他的就不属于。
《决定》明确,列入畜禽遗传资源目录的动物,属于家畜家禽,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的规定。《决定》同时表示,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制定并公布畜禽遗传资源目录。
我国是世界上畜禽遗传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已发现地方品种545个,约占世界畜禽遗传资源总量的1/6。
2014年2月,原农业部公布《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确定八眉猪等159个畜禽品种为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
根据《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猪(42种)、鸡(28种)、鸭(10种)、鹅(11种)、牛马驼(34种)、羊(27种)和其他品种,包括敖鲁古雅驯鹿、吉林梅花鹿、中蜂、东北黑蜂、新疆黑蜂、福建黄兔、四川白兔可食用。
对于上述有关鹿肉能不能吃的问题,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去年8月30日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7791号建议的答复》中称,梅花鹿野生资源较为稀有,现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梅花鹿养殖是特色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满足群众消费需求、促进农民增收、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14年,吉林梅花鹿纳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
“鹿肉能吃。”常纪文说。他还建议,对于鹌鹑和一些地方驯养成熟的兔等动物,以及野猪和家猪交配后改良的品种等,《野生动物保护法》在修改时,可授权开展省级畜禽遗传资源的制定,弥补缺憾。
“禁野”不会影响正常生活
根据深圳市《特区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动物条例(草案)》,“鹌鹑”也是能吃的。
2月21日,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召开立法座谈会,就《特区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动物条例(草案)》向市政府相关部门及专家征求意见。深圳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刘曙光表示,将制定颁布《特区可食用动物名录》,并明确规定,任何人不得食用或者组织食用《名录》以外的动物及制品。
根据条例草案,《特区可食用动物名录》下称《名录》包括人工饲养的陆地动物,为猪、牛、羊、驴、兔、鸡、鸭、鹅、鸽、鹌鹑;法律、法规未禁止食用的水生动物。此外的陆生野生动物均不能食用。这可能是目前我国最严厉、最明确的可食用动物地方名录。
根据深圳市的条例草案,违反规定食用《名录》之外的动物,将被处以500元至5000元的罚款,组织食用者处以5000元至50000元的罚款,违法生产经营者,除罚款外,依法吊销相关许可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