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保“菜篮子”、不耽误春耕备耕,京津冀三地这样稳产保供(2)
时间:2020-02-19 15:08 来源:互联网 作者:WB11 点击:次
本来生活全国运营总经理卞宁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疫情期间,员工尽量安排SOHO办公,对公司正常运转整体影响不大。不过,仓库和物流的同事的复工进度不如往年,产能尚不能完全发挥,当前主要是优先把产能集中到基础民生保障商品上来。
2月14日,本来生活网联合多家知名物业机构,正式上线了“社区拼团”业务,用线上拼购蔬菜包、线下配送至小区的模式,将新鲜蔬菜送达住户手中。
疫情爆发后,买菜难问题开始突显。市场上蔬菜种类单一,绿叶菜供应少;各大平台买菜拼手速,下手晚了买不到菜;线下配送人手不足,配送效率低且存在感染风险……除此之外,线上买菜蔬菜包裹还无法进小区,取外卖包裹需要出小区,消耗“出门”次数。
随着天气逐渐趋暖,天津市地产蔬菜上市品种和上市量在稳步提高。同时,积极应对雨雪、大风、降温天气对农业的影响。此外,还启动特殊时期“菜篮子”蔬菜保供基地生产补贴项目。
补贴政策主要分为两类:一是启动特定蔬菜品种生产补贴。对油菜、生菜等7种速生叶菜按照每亩800元标准给予生产补贴;二是实施蔬菜集约化育苗补贴。补贴种苗1亿株,较大程度提高蔬菜生产效率和质量。
天津市财政局二级巡视员王春霞称,通过实施上述补贴政策,能够直接帮助蔬菜保供基地有效缩短蔬菜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对提高蔬菜产品供应能力,增加应急储备,快速稳定市场预期,维护正常社会秩序发挥积极作用。
防疫、春耕两不误
跟工业生产不同的是,农业生产讲究农时,农时不等人,“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面对春耕备耕与疫情防控的情况,中央要求“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春耕备耕”。
针对当前春耕存在的一些问题,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潘文博称,农业农村部分类分区精准施策,按照农时农事活动,从南到北排出春耕备耕的工作安排,落实差别化防控疫情的要求,指导无疫情或者疫情较轻的地方不误农时抓好抓紧春耕备耕,环环紧扣,一个区域一个区域地推进,一个作物一个作物地落实。
同时,将化肥、农药等农资纳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生活物资保障范围,列入复产复工重点企业名单,支持点对点的开工,点对点的运输,保障重点地区春耕备耕用肥用药的需要,全力打好防疫情保春耕夺小康之年农业丰收的攻坚战。
当前,天津市土壤还未解冻,各项春耕农事活动尚未开始。冬小麦处于越冬期,预计3月上旬开始进入返青期,春小麦将于2月底3月初播种,棉花、玉米、大豆等作物将于4月中下旬开始播种。
为保障疫情防控期间春耕备耕工作有序开展,天津市农业农村委打通农资运输通道,鼓励农民早做储备,保障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供应。在生产管理方面,积极开展麦田查苗情、查墒情、查病虫害活动。
同时,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关注土壤墒情,防春旱,防“倒春寒”。加强病虫害监测预警,做好病虫害防控。
在河北,冬小麦播种面积主要集中在全省中南部地区,京广、京九铁路沿线地带,受疫情影响,各地区对人员出行进行了管控,对田间调查和春耕生产造成了不便。为此,河北省农技推广总站利用信息化手段指导春耕春管。
比如,开通省级和地市级小麦春季管理专家服务热线,及时对外发布,解答种植户在生产中的难题,确保春耕生产落实到位。利用电视、互联网、微信等多媒体,制作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小麦春管措施专题宣传片,号召各地开展小麦春季管理。
为避免因小麦春季田间管理出现农户集聚现象,河北省分批次开展春耕春管。由村委会根据种植户耕地面积,实行农户外出田间管理登记排序方式,一户一卡,进行建档,错开农事作业时间。
此外,农资生产企业在做好疫情管控的前提下,定制复工复产时间表。对涉及春耕生产物资的运输车辆、农资经营店铺,加快恢复运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