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中国食品商务网移动版

主页 > 行业 >

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积极应对新冠病毒疫情加强全省蔬菜春季生产管(2)

  (三)露地蔬菜。甘蓝类蔬菜一般在3月上旬定植,瓜类、茄果类蔬菜一般在4月上中旬断霜后定植。对油菜、小白菜、莴苣、生菜等耐寒性较强的速生蔬菜,可在3月上中旬进行大田直播,对芸豆、豆角、南瓜、丝瓜、冬瓜等喜温性蔬菜可于4月中旬前后进行大田直播或定植。定植后要及时浇水,促进缓苗。缓苗后7-15天不浇水、不追肥,实行蹲苗,促进根系发育。肥水管理要按照前轻后重原则进行,其中,茄果类和瓜类蔬菜要等第一个果(瓜)坐住后,再进行浇水施肥。

 

  四、加强极端天气管理

 

  春季容易发生“倒春寒”、大风、连阴天、雨雪、雾霾等极端灾害性天气,对蔬菜生产造成危害。要针对气候变化,及早准备,落实防灾减灾技术措施。

 

  (一)“倒春寒”。早春气温回升过程中,易受冷空气入侵。一般采取如下应急措施:一是多层覆盖。可在保温被上加盖一层薄膜,也可在棚内再套棚,以增加保温效果;对于定植后没有搭架绑蔓的蔬菜,可以在行间临时覆盖一层地膜。二是临时加温。使用加温块、热风炉、电热线等快捷的加温方式及时补温。三是田间熏烟。对露地蔬菜,寒流发生的夜间在田间熏烟,可减轻或避免冻害灾害。四是控制浇水。浇水后遇寒流,地温恢复艰难,易造成蔬菜烂根、死棵或沤根及各种病害流行蔓延。

 

  (二)大风天气。设施蔬菜抵御大风天气,要提前固定好覆盖物,使其不被风吹落;应在白天固定好棚膜风口、压好压膜线或压膜带,夜间固定好保温被等覆盖物,并经常检查、修补好损坏的棚膜;通风口要压实盖好,避免冷风从通风口直接吹入畦内伤苗。

 

  (三)雾霾天气。雾霾天气对设施蔬菜影响很大,需要积极预防、科学应对。一是增加光照。适时揭苫让蔬菜多见光;保持棚膜清洁,增加透光率;必要时人工补光。二是保温补温。增加外层草苫及棚内薄膜层数;必要时,人工加温。三是科学灌水。尽量减少浇水次数,确需浇水时,选择晴天上午进行,小水膜下暗灌,切忌大水漫灌。

 

  (四)连阴后骤晴天气。连阴后天气骤晴时,忌猛然全部揭开保温被,应采取卷起-放下-再卷起-再放下的方式使植株逐渐适应。叶片萎蔫时,可采用叶片喷温水的方法来补充叶片水分。

 

  五、切实搞好服务指导工作

 

  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在疫情防控和蔬菜生产中,加强组织领导,狠抓各项措施落实,确保全省蔬菜生产稳定、供应有序,满足消费需求。

 

  (一)加强协调指导。当前正值越冬蔬菜生产管理、春季蔬菜备耕备播的关键时期,但受疫情防控、交通管制影响,成熟蔬菜运不出、备播农资运不进、管理用工缺口大的问题突出。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主动作为,积极沟通协调,配合有关部门,在确保疫情防控需要的前提下,畅通生产通道,努力实现农资到位、用工到位,努力实现种得足、产得出、运得走。

 

  (二)加强生产管理。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抓住春播春种有利时机,加强市场引导,调整优化产品结构和生产布局。要引导农民积极采用反季节品种和温室大棚专用品种,重点种植具有地域优势的特色蔬菜品种,防止盲目跟风种植。要注重衔接茬口安排,注意品种错位、市场错位、季节错位,努力实现春季蔬菜错峰上市,均衡上市。加强信息调度,针对疫情防控特点,积极引导规模化生产经营主体,适当扩大速生叶菜类蔬菜种植面积,以满足大中城镇居民消费需求。

 

  (三)加强技术服务。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积极组织各方技术力量,加强在田蔬菜管理指导,落实标准化生产技术规范,促进早上市、多上市,确保品质优良、质量安全。要细化本地蔬菜春季管理技术意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通过举办专家电视讲座、12316“三农”服务热线、手机短信微信等多种方法和形式,扎实做好关键技术的宣传推广。要加强对集约化育苗场的技术指导,帮助解决育苗实际问题,努力为春季生产提供量足质优的种苗。

 

  (四)加强示范带动。各地要以优质蔬菜生产基地建设为载体,充分发挥好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的示范引导作用,建设一批集约化育苗、有机肥替代化肥、水肥一体化、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新品种新技术标准化示范园区,示范引领蔬菜生产向绿色、高质、高效方向发展。

 

  2020年2月4日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