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积极应对新冠病毒疫情加强全省蔬菜春季生产管
时间:2020-02-07 17:51 来源:互联网 作者:WB11 点击:次
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各直管县(市)农业农村局(农委):
蔬菜是重要的民生产品,在全国全力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关键时期,确保蔬菜等重要农产品生产保供工作尤为重要。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认真落实农业农村部及省委省政府有关部署要求,认真做好疫情防控,切实抓好生产保供,为全面完成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坚强保障。现就积极应对新冠病毒疫情,加强全省蔬菜春季生产管理提出如下意见。
一、强化防疫意识
疫情防控是当前最重要的工作,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疫情防控压倒一切。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疫情防控的有关要求,强化疫情防控,助力疫情防控狙击战。
在蔬菜生产管理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卫生防疫,严格执行防疫规范,加强自我防护。要坚持每日量体温、戴口罩、勤洗手,坚持对进出车辆严格消毒,尽量采用微信、电话等现代手段进行技术指导,确保身体健康、生产安全。
二、加强在田蔬菜管理
目前,我省在田设施蔬菜主要有番茄、黄瓜、辣椒等茄果类蔬菜,大多已经进入生长盛期,在生产管理上要突出抓好以下几点。
(一)温光管理。在晴好天气条件下,草苫、防寒被等覆盖物要早揭,尽量早见光。白天温室内一般保持温度在22 -28℃左右,当超过30℃时及时通风降温。夜间应维持在10-20℃。在保证夜间棚温不明显降低的情况下尽量晚盖苫,以延长每天作物见光时间。要注意保持棚面薄膜清洁,增加透光率。有条件的,室内要增设补光灯、张挂反光幕、涂白室内后墙以增加光照,同时要及时抹杈、摘除老叶,改善室内通风透光条件。
(二)肥水管理。要根据作物长相长势适时追肥灌水,充分满足植株的生长发育需求,以增加产量,延缓植株衰老。追肥要掌握“少量多次”的原则,同时注意平衡施肥,适量增加磷钾肥的使用量,以提高植株的抗逆性;有条件的,可根据植株生长情况,在棚室内施放二氧化碳气肥,满足植株生长对二氧化碳的需求。浇水要采用膜下暗灌或者滴灌,以有效阻止地面水分蒸发,降低棚内空气湿度;浇水应尽量选在晴天上午进行,浇水后中午及时通风以降低棚内湿度。随着气温升高, 植株生长加快,可适当加大浇水量和次数。
(三)植株调整。一般维持功能叶片番茄、黄瓜16片左右,茄子35-40片,辣椒40片以上,番茄每穗留果数以4个为宜。及时去掉老叶、病叶,及时疏除小果、畸形果,根据植株长势合理留果。果实成熟后,要及时采收、及早上市,避免赘秧,促进植株健壮生长。
(四)病虫害防控。在蔬菜行间铺设干的作物秸秆,中午温度高的时候及时通风,以降低棚内湿度,减轻病害发生;利用性诱剂、粘虫板和杀虫灯,集中诱杀蚜虫、粉虱、蓟马和鳞翅目害虫。施药时,要尽量采用粉尘法或烟雾法。在连阴天气时,采用腐霉利烟熏剂等进行定期烟熏施药。
当前,越冬露地蔬菜主要有大蒜、洋葱、菠菜、芜荽、甘蓝、花椰菜等。随着春季温度的逐渐回升,露地蔬菜开始进入返青期,要抓住天气晴好的有利时机,及时中耕松土,追肥浇水,促其早返青、早上市。
三、加强春季蔬菜管理
当前我省春茬蔬菜陆续进入播种定植阶段。为了种足种好春季蔬菜,在生产上要抓好以下三个方面:
(一)培育壮苗。对正在生长的幼苗,在保证夜温的前提下,适当加大昼夜温差;多通风,降低棚内湿度,适当控制浇水,促使根系发育,避免茎叶徒长;施肥上加强钾肥和钙肥的补充,促使幼苗茁壮生长。对于将要出售的苗子,要做好定植前的锻炼。一是采取早揭晚盖的方法,让苗子尽量多见光;二是采取适当控水、减少氮肥、加大营养液浓度等方法,控制幼苗过量生长,尽量避免过量使用激素;三是采取稀盘方法,拉大穴盘之间距离,保持秧苗健壮生长。
(二)大棚蔬菜。一是要尽早覆盖棚膜,早浇水造墒、覆盖地膜,以利提升棚内气温和地温;二是要看天定植,最好定植后有2-3个晴天。对刚定植的蔬菜要以提高棚内温度为主,加强管理,以促进植株及早缓苗、快速生长。三是缓苗后的蔬菜要做好夜间保温和白天通风降湿工作,注意夜间大棚内气温尽量保持在15-20℃,白天保持在20-30℃,棚内温度超过30℃,及时通风降温。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