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关于推进现代农业高质(3)
时间:2020-02-07 16:14 来源:互联网 作者:WB11 点击:次
(十四)构建新型助农服务体系。大力培育发展经营性农业服务组织,支持供销、邮政、农业服务公司、农民合作社、行业协会等面向小农户开展农资供应、土地托管、代耕代种、统防统治、烘干收储等农业生产性服务。建设一批县域助农服务综合平台和镇村助农服务中心,加快发展“一站式”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实现助农服务产前、产中、产后全覆盖,生产、供销、信用一体化。到2022年,助农服务业务覆盖全省涉农村庄。
(十五)建立利益紧密联结机制。完善农业产业化带农惠农机制,通过订单收购、保底分红、二次返利、股份合作、吸纳就业、村企对接等多种形式带动小农户共同发展,引导农民以土地经营权、林地经营权、水域滩涂养殖权等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财政补助资金形成的资产,具备条件的可以量化到小农户,折股入社入企。
五、加强农业生产安全全程管理,实现农业绿色发展
(十六)建立健全产地环境保护与治理制度。建立工业和城镇污染向农业转移防控机制,划定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实行农用地分类管理。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健全农业投入品减量使用制度,推进化肥农药使用量负增长,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推进秸秆还田综合利用,鼓励推广使用生物可降解地膜,建立农膜回收机制、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及集中处理体系,指导渔业养殖尾水资源化利用。
(十七)建立农业绿色循环低碳生产制度。坚持绿色化转型引领,建设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推行清洁生产,扶持发展种养循环、种地养地结合、林下立体经营、保护性耕作等生态循环农业,扩大休耕轮作试点。推广农机农艺融合等精准农业技术,加强农业灌溉水源、灌区渠道及渠系建筑物等工程建设和维修养护,严格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建设海洋牧场示范区,强化渔业资源养护,持续开展增殖放流,扩大限额捕捞试点范围,探索实施渔业资源总量管理和配额捕捞、渔获物可追溯绿色标签等制度。加大农机报废更新补贴力度,推进农机节能减排。
(十八)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属地管理责任、生产经营者和市场经营者主体责任,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检测体系、追溯体系和信用体系。加强农业执法体系建设,加强农业投入品和船舶管理,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和违法捕渔事件。建立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推动开展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县创建活动,探索建立与市场准入相衔接的可追溯凭证制度。到2022年,全部省级以上龙头企业、“菜篮子”基地农产品实现可追溯。
(十九)推进农业品牌创建。完善农业标准体系,制定完善农产品生产、加工技术标准和工作规程,促进全省标准与国际接轨。加快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建立生产记录台账制度,引导支持规模经营主体按标生产。到2022年,全部农业龙头企业、省级农民合作社和示范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严格按标生产。实施“粤字号”农业知名品牌创建行动,完善品牌培育机制和支持保护体系,大力发展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培育一批具有岭南优势特色和国际竞争力的全国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
六、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充分发挥科技引领作用
(二十)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应用。探索农业科技产业一体化发展模式,建设广州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立农业科技成果供需大数据服务数字港和转化交易平台。推进广东省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和企业主体联盟,建设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创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加强协同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培育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深化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加强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增加农业科技服务有效供给,创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交易和利益激励机制,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二十一)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建设广东省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南亚热带种质资源圃和华南畜禽遗传资源基因库。支持广州、深圳、珠海建设国际种业中心,建设广深珠种业“创新走廊”。支持茂名荔枝和罗非鱼、湛江对虾、云浮畜禽和清远鸡育种、雷州半岛水稻南繁育种、热带作物育种等基地建设,打造岭南优势产业种业创新平台,加快建成珠三角和粤西地区种业集群。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