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中国食品商务网移动版

主页 > 行业 >

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发布特殊时期健康生活倡议书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2月1日讯 2月1日,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中国粮油学会粮油营养分会发布《关于特殊时期健康饮食生活方式的倡议书》,倡议大家在严格落实管控、注重自我防护、准确获取信息、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要维持身体健康、保持免疫力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从均衡膳食、吃动平衡、充足睡眠、保持乐观积极心态等方面入手,坚持良好、规律的生活方式,有利于提高免疫力,以最佳健康状态与疫情作斗争。

 

  疫情期间如何合理饮食

 

  2020年1月27日,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印发《关于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饮食营养专家建议》;2020年1月30日,中国营养学会发布《关于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营养建议》;为公众在疫情期间合理膳食提供了指导,为公众在疫情期间合理膳食提供了指导建议。在此,我们就有关均衡膳食的内容进一步解读如下:

 

  1.注意饮食安全、保证充足营养。

 

  在平时饮食的基础上加量,既要吃饱、又要吃好。疫情期间,食品安全最值得重视!烹调时,一定要把食物加热充分,优先选择煮、炖、蒸、煲汤等长时间烹调方式,也可适当选择油炸等高温烹调方式,不给病毒侥幸存活的机会。

 

  不要接触购买和食用野生动物;尽量避免吃未经烹调的生鲜食物,如日式刺身等。注意厨房食物处理生熟分开,动物食物要烧熟、煮透;家庭用餐,实行分餐制或使用公勺公筷等措施。

 

  禁烟减酒,饮酒并没有消灭病毒的作用。

 

  2.食物种类丰富多样,不要偏食,荤素搭配

 

  特殊时期每天摄入20种食物,除了选择多色的蔬果外,丰富主食的种类和颜色也十分必要。谷薯类食物为人体提供一切生命活动所需能量,是抵抗病毒的基础保障。应选择安全性高、有品质的大品牌米面产品,避免食物中的安全风险。为了保证食物多样,应选择一些全谷杂粮,如:全麦粉、糙米、紫米、小米、红豆、燕麦替换部分精米白面;更简单的方法是选择米伴侣产品,一次性就能吃到10-12种谷物,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

 

  薯芋类食物指红薯、马铃薯、紫薯、芋头、山药等食物,可以替代部分米面食物,更适合与肉类搭配做成煮炖类菜肴。

 

  3.加量摄入优质蛋白,不吃野生动物

 

  遵守膳食指南推荐,在食物多样、谷类为主(每天摄入250-400克)的前提下,适当增加高蛋白食物,而不是过度减少主食摄入。

 

  选择鱼类、禽肉类、鸡蛋、牛奶;食用猪牛羊等畜肉,建议选择瘦肉。

 

  如饮用奶类,请您根据自身情况,每天喝1-2盒250毫升的牛奶。奶类日常的推荐摄入量为300克,近期可适当增加。

 

  建议每日食用2-3颗核桃或等量坚果;并适当摄入豆腐、豆浆、豆腐干等豆制品。大豆和坚果类平时推荐摄入量合并为25-35克,约相当于2颗核桃的重量。

 

  4.每天加量摄入新鲜蔬菜和水果

 

  在特殊时期,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量可以适当增加至平时的120-150%;或摄入到推荐量的上限,即:500克蔬菜和350克水果。种类宜在5种以上。

 

  建议优先选择易于获得、耐存储的深色蔬菜,避免多次外出采购带来的感染风险。例如,近期市场售卖的菠菜、油菜等绿叶菜,以及胡萝卜、西红柿、西兰花等耐储藏蔬菜,都是不错的选择。深红、深绿、橙黄、紫色蔬菜应占到蔬菜的一半以上。

 

  猕猴桃、橙子、苹果、梨都是冬季较好的水果选择。平时水果的摄入量大约相当于一个苹果加一根香蕉,建议您可以适当增加。如果较多地食用香蕉、山药等较高碳水化合物的果蔬,可以适当抵减主食食用量。

 

  5.适量多饮水,每天不少于1500 ml

 

  水分是人体生理活动和新陈代谢的基础,不要等感觉渴了才喝水,要规律分次主动喝水。除了日常的饮水之外,还可以煮粥或把肉类、根茎类蔬菜、以及薯芋类食物一起炖汤——比如牛肉胡萝卜汤、南瓜芋头羹等——既能把食物充分加热杀灭病毒,又能摄入补充水分,也符合中国传统的饮食和养生习惯,可谓一举三得。茶是一种健康的饮品,如果您有饮茶的习惯,不妨继续保持。

 

  6.从天然食物获取营养;适量补充膳食补充剂

 

  营养均衡是维持机体健康的首要条件。新鲜蔬菜、水果以及坚果等植物作物中富含B族维生素、维生素C、维生素E等,是天然的抗氧化剂来源。大豆及制品、蘑菇类食物、枸杞、黄芪等食物中含有黄酮类化合物、植物多糖等成分,具有促进健康的作用。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