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中国食品商务网移动版

主页 > 行业 >

今年春节期间“菜篮子”产品供应有保障(2)

  大豆方面,受中美经贸摩擦影响,大豆进口小幅下降,进口来源向巴西、阿根廷进一步集中,进口大豆市场供给有保障。据海关数据,2019年1月-11月累计,我国进口大豆7904万吨,同比小幅下降4.0%,其中自巴西进口占比67%。预计2020年我国大豆进口总量将有所增加,能够满足生猪产能恢复后的豆粕需求。

 

  由于我国国产大豆以食用为主,蛋白含量高,与进口大豆已经形成相对独立的两个市场。据了解,去年我国实施大豆振兴计划,国产大豆面积扩、产量增、品质优,新豆上市后加工企业、贸易商积极入市收购,农户销售进度快,市场呈购销两旺格局,价格稳中有涨。综合来看,2020年无论是国产大豆,还是进口大豆及下游豆粕、豆油,市场价格都有望保持基本稳定。

 

  此外,2019年稻谷、小麦生产一减一增,口粮总产量保持稳定,库存处于历史高位,市场价格偏弱运行。新粮上市后,小麦、早籼稻、中晚稻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陆续启动。12月份,晚籼稻、粳稻市场收购价分别为每斤1.20元、1.32元,同比跌6.3%和7.7%;郑州粮食批发市场普通麦、优质麦价格分别为每斤1.18元、1.24元,同比跌4.4%和6.5%。

 

  果菜价格季节性上涨,节后或将小幅回落

 

  入冬以来,我国蔬菜价格进入季节性上升通道,2019年12月份涨幅有所加大,农业农村部重点监测的28种蔬菜全国平均批发价每公斤4.56元,环比涨16.3%,同比高22.3%。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当前蔬菜价格波动基本符合往年规律。价格环比涨幅偏大,主要是因为前期冬春蔬菜主产区有两轮雨雪降温天气,蔬菜跨区域流通受到阶段性影响;加之2020年春节较早,市场备货提前,导致短期价格上涨较快。价格水平高于去年同期,主要是因为2019年上半年,菜花、豆角、黄瓜和西葫芦等部分品种价格低迷,菜农种植意愿降低、面积下降,导致市场价格涨幅较大,拉高了总体菜价。

 

  从后期走势看,由于2019年冬季气温正常偏暖,对北方设施蔬菜和南方露地越冬蔬菜生产较为有利,蔬菜生产供给总体有保障。农业农村部监测数据显示,2019年下半年,28种重点蔬菜全国批发市场累计交易量比上半年增4.7%,同比稳中有增。春节前如果不出现持续性大范围灾害性天气,菜价有望保持基本稳定,节后价格或稳中有降。对于前期价格明显高于常年的菜花、黄瓜、西葫芦等蔬菜品种,提醒广大菜农2020年调整种植计划时要小幅慢行,注意防范过度扩种导致的价格大幅下跌和阶段性卖难风险。

 

  除蔬菜外,水果也是去年关注度较高的品种。对此,唐珂表示,2019年我国水果市场供给总体充裕,价格前高后低、波动幅度相对较大,但仍大体符合往年季节性规律。从后期走势看,水果市场供给以库存果为主,成本有所增加,且消费处于旺季,预计春节前水果价格小幅上涨。但水果市场供给总量充足、品种丰富,尤其苹果入库率达到历史高位,多数地区冷库入库率达到八成至九成,水果价格大幅度浮动的可能性不大。节后随着消费趋弱,价格将略有回落。唐珂同时提醒,由于2019年冬季气候偏暖,今年上半年部分水果成熟期提前,果农应注意合理规划上市节奏,避免盲目早采抢市,保证果品质量,争取获得较好的收益。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