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中国食品商务网移动版

主页 > 行业 >

今年春节期间“菜篮子”产品供应有保障

    2019年农产品市场呈现“一稳、一涨、一波动”特征

 

  今年春节期间“菜篮子”产品供应有保障

 

  临近春节,眼下正是消费者集中采购年货的时候,农产品市场运行形势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1月15日,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19年重点农产品市场运行情况和2020年展望以及农业农村市场信息领域有关重点工作。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司长唐珂、畜牧兽医局二级巡视员王俊勋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副主任宁启文主持发布会。

 

  唐珂介绍,2019年以来,在农业内外部多重不确定性因素冲击下,部分农产品价格波动幅度较大,但市场供给总体充足、价格涨幅有限,品种间走势分化明显,呈现“一稳、一涨、一波动”特征。“一稳”是指粮棉油糖等大宗农产品生产稳、库存足,市场运行基本平稳,继续发挥农产品市场“压舱石”作用;“一涨”是指猪肉市场供给偏紧、价格涨幅较大,带动畜禽产品价格总体走强;“一波动”是指水果、蔬菜价格前高后低,受不利天气影响价格波动幅度较大,但总体仍符合季节性规律。展望2020年,我国粮棉油糖等大宗农产品供给总量仍相对宽松,生猪产能有望逐步恢复,市场继续保持平稳运行具有较好的基础,全年农产品价格水平涨幅有望回落,但部分品种阶段性波动风险需密切关注。

 

  春节前后猪肉供需总体平稳,消费者可以放心吃

 

  2019年以来,受猪周期、非洲猪瘟疫情、部分地区不合理禁限养等因素叠加影响,生猪产能下降较多,猪肉市场供给持续偏紧,价格涨幅较大。唐珂表示,2019年10月以来,随着国家和地方一系列生猪稳产保供政策措施密集出台、落地,养殖场户增养补栏信心增强,全国生猪生产止降回升,市场预期趋稳,猪肉价格有所回落后保持总体稳定,12月猪肉批发均价为每公斤43元左右。受猪价上涨带动,牛羊禽肉、禽蛋、牛奶价格总体走强,但这些产品生产增加较多,市场供给充足,涨幅明显低于猪肉。

 

  春节是一年中猪肉消费高峰期。王俊勋介绍,从2019年12月份的监测情况看,一些养猪场户前期存栏的肥猪开始集中出栏上市,12月生猪出栏环比增加14.1%,出栏平均活重达到128.5公斤,综合测算,猪肉产量将增加17.1%;从消费监测数据看,12月份集贸市场猪肉零售交易量环比增长11.7%。据监测,11月份以来生猪屠宰量连续10周环比增长。各地屠宰企业库存的70余万吨猪肉产品已陆续投放市场,增加市场供应。猪肉供需矛盾有所缓和。

 

  据了解,目前存栏的大猪还有一定数量,春节前将逐步出栏,一些屠宰加工和流通企业的库存正陆续出货,政府储备和进口猪肉也在陆续投放,加上南方做腊肉、北方杀年猪的高峰期即将过去,这些因素都不支持春节前猪肉价格进一步上涨。据调查,一般情况下,春节后猪肉消费量会有所下降,预计春节前后猪肉供需总体平稳。

 

  另外,2019年牛羊肉、禽肉、鸡蛋和牛奶生产全面增长。据监测数据初步测算,禽肉产量增幅在15%以上,牛羊肉产量约增长3%左右,鸡蛋产量增长5.7%左右,这些产品市场供应充裕,既能一定程度上填补猪肉供应缺口,又能满足和丰富老百姓“菜篮子”。

 

  此外,农业农村部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了生猪屠宰环节大检查,并于2020年1月10日前全面完成。王俊勋表示,从初步汇总的检查情况看,所有生猪屠宰企业均落实了非洲猪瘟自检制度,按照“批批检、全覆盖”的要求开展非洲猪瘟检测,地方农业农村部门依法向生猪屠宰企业派驻了官方兽医;所有生猪屠宰企业均建立并落实了生猪入厂查验、肉品品质检验、肉品出场管理、病害猪及病害产品无害化处理等规章制度,有效保障猪肉产品质量安全,让消费者可以吃上放心肉。春节期间,农业农村部门将会同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继续加大执法力度,严查重处违法犯罪行为,保障节日期间猪肉产品质量安全。

 

  生猪产能恢复后饲料供应有保障,口粮生产稳、库存足、价格偏弱

 

  作为饲料主要原料,大豆、玉米等大宗农产品市场运行形势同样与生猪等畜禽产品供应息息相关。唐珂介绍,受种植结构继续调整影响,2019年玉米面积略减,但主产区气象条件总体好于上年,玉米产量增1.4%。受生猪产能下降影响,猪用玉米饲料消费减少,但肉禽等替代品饲料消费增长明显,玉米饲料消费总体小幅下降。玉米深加工新开工项目增加,工业消费刚性增长。2019年玉米产需缺口在500亿斤左右,但由于库存水平较高,玉米供需关系仍保持平衡偏宽松的格局,市场运行基本平稳。秋季新玉米上市后,华北、东北主产区价格小幅回落。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