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场监管晒2019年成绩单:“证照分离”改革方案多地推广
时间:2020-01-12 10:40 来源:互联网 作者:WB11 点击:次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1月11日讯 近日,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公开发布了2019年的市场监管成绩单,在商事制度改革、市场安全保障、法治建设、质量提升等多方面晒出了亮眼的数据。
成绩单显示,2019年,长三角市场监管体系一体化建设全面推进,完成九个重点合作项目,打响了“满意消费长三角”品牌。自贸区和临港新片区改革创新深入推进,商事登记确认制探索实施,上海“证照分离”改革方案在全国18个自贸区全覆盖试点推广。完成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保障任务,全系统受表彰的数量、种类都排在全市前列。圆满完成第83届IEC全球大会承办任务。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发挥市场监管职能作用,有力助推了上海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提升,有力促进了上海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在市场监管改革再出发的第一年,翻开了上海市场监管的全新篇章。
深化商事制度改革 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
企业准入更加方便。实现了开办企业“一窗通办、一窗通领”和1天可领照、最快2天可营业的目标,“一窗通”被评为最受市民欢迎的“一网通办”十大案例。会同市高级人民法院出台政策,解决企业“注销难”问题,核准注销企业3200多户。率先开展企业变更登记和商标申请“二合一”试点。颁出首张中国自然人投资设立的外资企业执照。全年新设市场主体43.2万户,其中新设企业36.8万户,比上年增长11.6%;日均新设企业1476户,增长12%;每千人拥有企业91户,企业活跃度78.6%。
产品准入更加便捷。完成市、区两级49项行政许可业务流程再造,减时间和减材料的市级许可事项都超过50%。创设全国唯一的“3C免办自我承诺便捷通道”。率先实施低风险食品生产许可、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告知承诺改革。率先实施电能表到期检定改革,检定续用电能表197万台。率先开展医疗器械拓展性临床试验试点。成功推动JV971新药上市,得到市委书记李强批示表扬。
知识产权创造运用更加有效。推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在沪设立分支机构,联合设立知识产权创新奖。国家知识产权国际运营上海平台建设完成。全市有效发明专利约13万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53.5件。全年商标注册36万件,有效商标总量147万件;受理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领土延伸审查16.2万类。上海商标审查协作中心被评为首个国家市场监管科普基地,国务委员王勇、市场监管总局局长肖亚庆视察中心并给予肯定。
企业信用监管更加有力。2018年度年报公示率达92.9%,创历史新高。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月均查询量1.1亿次。开展“双随机”抽查440次,参与跨部门、跨省联合抽查87次,检查市场主体18万户。
广告和检测认证技术产业发展良好。中广国际广告产业园区蓬勃发展,园区企业收入超过92亿元,在全国名列前茅。全市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不断壮大,全年营业收入超过200亿元。
严守质量安全底线 市场安全保障有力
食品安全保障有力。开展整治侵害群众利益食品安全问题联合行动、校园食品安全守护行动。健全保健食品综合治理长效机制。开展网络餐饮服务专项治理,投放食品安全封签1000万个。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平台纳入企业增加到6万多家,追溯链条延伸到长三角6城市。监督抽检食品8万批次,主要食品风险监测总体合格率98.1%,集体性食物中毒发生率继续保持低位。探索进口婴幼儿配方乳粉“6+90+365”监管模式,放大“进博会”溢出效应。
药品安全保障有力。推进药品安全智慧化监管,全市3家疫苗生产企业重点生产环节实时监控和信息可追溯实现全覆盖。开发“上海药店”APP,实现外送药品全程追溯。通过人脸识别技术,实现含麻药品销售远程监控。完成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监督抽检2万多批次。
特种设备安全保障有力。全面加强特种设备监督,检查特种设备4万多台,特种设备安全事故数量下降60%。开展危险化学品相关特种设备、液化石油气瓶等重点领域专项治理。推进智慧电梯建设,完成8000台智慧电梯改造任务。拓展“双预防”工作范围,打造全国“双预防”工作样板。
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有力。实施产品质量监督抽查5500批次,召回缺陷消费品270万件。开展磁力泥、电子鞭炮等36项风险监测,组织防爆电气、烟花爆竹、儿童和学生用品等9项重点产品专项整治。开展打击非法柴油加油站点专项整治,查处非法加油站点56个。
坚持依法规范执法 协同效能进一步增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