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年收尾鼠年将至 “二师兄”的身价还会继续高涨吗?
时间:2020-01-08 16:05 来源:互联网 作者:WB11 点击:次
“两盒糖醋排骨,一根腊肠,带这些回家肯定是土豪。”2019年底,这样的调侃让很多人会心一笑。
飞奔了半年的猪价,在猪年里出乎意料地成为全民牵挂的话题。但在猪年的末尾,“二师兄”的身价终于降了。2019年11月,猪肉价格一个月内4次降价,12月份更出现8连降。虽与去年同期相比仍然昂贵,但有网友激动地表示:“猪价降了,可以灌腊肠了”。
猪年收尾,鼠年将至,“二师兄”的身价还会继续高涨吗?卓创资讯分析师张莉莉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指出,受非洲猪瘟还未能解决、生猪产能恢复需要一定周期的影响,2020年猪价虽不会再创新高,但还难以回落到正常年份的价格,可能仍将维持高位的水平。
虽然高涨的猪价正进入下降区间,但这个猪年里“二师兄”面临的种种难题仍未结束,猪周期变化、养殖业结构转型等余波仍将在鼠年继续。
被猪瘟打乱的猪周期
“二师兄”的身价本来和各类大宗商品一样,呈现出周期性波动的特点,从而被称为“猪周期”。
在半年之前,绝大多数分析人士似乎都没有能够预见到,2019年下半年猪肉价格居然能如此快速地攀升至历史从未有过的高点。
养猪行业是周期性比较明显的行业,我国的猪周期大概始于2000年以后。按照以往的经验看,一个猪周期一般维持三年,其中平一年、涨一年、跌一年是基本规律。
而根据平安证券研报分析,从2005年至2017年的三次完整猪周期来看,猪肉价格同比增速峰值呈现出不断下降、持续时间有所拉长的趋势性特征。以至于在本次猪肉价格上涨之前,市场普遍认为,养猪集中化程度的提高能够平抑猪肉价格的波动,从而弱化猪周期的影响。
但突然到来的非洲猪瘟,打破了这一趋势。“(本轮猪周期)跟前三轮比的话,很明显的特点就是振幅比较大,价格是历史最高价的两倍之多。”张莉莉说。这轮猪周期更被人们称为“十年罕见”、“最强”猪周期。
为何非洲猪瘟能带来如此大的影响?根据农业农村部披露的数据,从2018年8月非洲猪瘟爆发至2019年11月,因非洲猪瘟疫情已扑杀生猪119.3万头。
而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自2010年以来,我国生猪年出栏量始终保持在6.6亿头以上,2014年达到7.35亿头的峰值,2016年后开始小幅下跌。2018年全年,我国生猪出栏6.9亿头。
100余万头的生猪扑杀数虽远远不能与动辄数亿头的年出栏量相提并论,但记者梳理发现,由于非洲猪瘟正好出现在新一轮猪周期的上行阶段,因此,其进一步导致了后续生猪市场中的供需失衡,也就出现了生猪价格在2019年下半年飞速上涨的现象。
而在这轮新的猪周期中,平安证券研报指出,受非洲猪瘟影响,因疫情恐慌导致的清栏以及环保一刀切等因素所导致前所未有的供给侧收缩,造成了本轮猪肉价格飙升。从2018年第四季度开始,生猪存栏数同比增速猛烈下降,到2019年9月同比下降超过40%。
当南猪北上遭遇生猪禁运
实际上,被非洲猪瘟打乱的不仅仅只有猪周期,还有南猪北上的运输版图。
2016年4月,原农业部出台《全国生猪生产发展规划(2016-2020年)》,根据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将全国的生猪养殖区域分为重点发展区、约束发展区、潜力增长区和适度发展区。其中,广东、福建、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安徽、江苏八个南方水网密集的省份划为约束发展区。
为保护生态,在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政策要求下,南方的猪场大量关闭。
在被划为约束发展区之一的浙江省,就早在2014年9月底已完成全省禁限养区内关停搬迁养殖场户69597个,占应关停搬迁数的97.92%,涉及生猪存栏490.18万头。截至2017年8月,不少县市已进入猪场标准化升级阶段。浙江金华禁养区内养殖场也已全部关停。
根据上海道融自然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中心从2000年-2016年浙江省各市、县统计年鉴中搜集到的猪出栏量,记者梳理发现,浙江省从2013年开始猪的出栏量就出现了明显下降,下降的原因之一便在于浙江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五水共治”,浙江各地纷纷将养殖污染整治列为农业水环境治理的重点之一,让治水倒逼促畜牧业转型。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