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新办举行介绍首次开展“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考核情况(文字实录)(3)
时间:2019-12-30 14:05 来源:互联网 作者:WB11 点击:次
二是“多元化布局”提升市场流通能力。我们现在构建的是“一级批发市场+二级批发市场+超市和农贸市场”三级流通网络。在区域性批发中心方面,厦门的区域性批发中心可以辐射周边地方,不单单是保障厦门,这样充分发挥了“蓄水池”的集聚效应。在合理布局“菜篮子”零售网点方面,现在各个社区的网点平均达到20个以上。同时配套建设冷藏设施,扩大冷链覆盖面和冷藏库容,以确保食品的品质。在发挥国有企业保障主渠道作用方面,我们把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的建设管理纳入到突出的公益性考核,通过以国企为核心,把农产品供应链做得比较完整。
三是“全程化监管”强化安全管控能力。我们重点加强重要产品的追溯体系建设,率先打造从田间到餐桌的全链条可追溯的食品安全追溯平台,现在这个平台已经涵盖厦门6.73万家经营主体,这些经营主体的产品都纳入平台管理。同时,逐步构建全过程管理和风险防控。下一步我们想在防控上多做文章,加大重点供厦食品标准体系建设。
四是“精准化调控”增强市场保障能力。我们完善“菜篮子”的价量监测、储备和应急响应机制,猪肉储备量是国家下达任务的2.1倍。应对非洲猪瘟时,我们采取提高生猪调运的补贴标准、鼓励跨省冷鲜肉的调运、增加替代品的调运补贴等措施,保障市民需求。同时将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物价联动挂钩,落实平价商店制度和困难群众补贴,确保能吃上肉。
下一步,我们将压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加强市场监测,畅通流通保障,严把食品安全,适时精准调控,落实好稳定生猪生产的各项政策,促进增养补养,保障猪肉供应,确保“两节”“两会”期间“菜篮子”供应的量足、价稳和质优。谢谢。
2019-12-30 10:45:07
经济日报记者:
广州作为超大城市,人口众多,耕地面积少,“菜篮子”保供任务很重,请问将采取哪些措施继续加强“菜篮子”产品的自给能力建设?谢谢。
2019-12-30 10:45:30
黎明:
广州是一座消费人口超过两千万的超大城市,保障全市人民吃得好和“舌尖上的安全”,压力确实不小。广州市委、市政府的主要领导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围绕实现老城市新活力,高度重视,亲自部署,具体推动“菜篮子”工程的建设,切实落实好“菜篮子”市长负责制。
我们首先抓的是扩大生产,努力提高自给水平。我们从财政上加强保障,安排专项资金扶持生产基地的建设。规划建设了6家省级“菜篮子”现代产业园。建有26家省级“菜篮子”基地,9家农业农村部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24家农业农村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菜篮子”主要产品均维持了较高的自给率,比如我们的蔬菜,自给率达到了100%,水产品自给率达到77%,家禽、水果的自给率达到60%。下一步,我们还将继续大力推进“菜篮子”产品的增量提质工作,计划到明年全市蔬菜播种面积要达到230万亩,产量390万吨,自给率保持在100%以上;我们的水果种植面积要达到96万亩,产量63万吨,自给率要维持在60%以上;水产品的产量达到50万吨,自给率达到85%以上。加紧恢复本地生猪生产,推进落实新建8家以上,扩建5家大型生猪养殖项目,加大粪污处理设施的扶持力度,抓好疫情防控,2020年我们生猪年出栏产能要达到80万头,自给率要达到12%。
二是在自身扩大生产的同时,我们鼓励流通,增强调控能力。我们在全市建有35个“菜篮子”产品的批发市场,年总交易量达到880多万吨。其中江南果蔬批发市场是全国最大的水果蔬菜批发市场之一。黄沙水产交易市场是全国最大的水产品进出口批发市场之一。我们还建立起了127个“菜篮子”产品的产业链不同环节监测点,加强价格监测,适时投放市级储备猪肉,增加市场供应,稳定市场价格。我们除了自己不断养殖、种植,还建了大量的批发市场,来保证蔬菜、水果等各方面农产品的供应。
三是大力推进大湾区的“菜篮子”工程建设。根据广东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广州把牵头开展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建设作为贯彻《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重要举措,订立标准,打造平台,丰富市场供应,吸引了港澳地区和内地22个省区、80个以上地级市到我们这个平台进行合作,认定了生产基地517个。要说明一下,这517个基地里面的12%是来自于扶贫开发的重点县。我们现在开业的销售点已经超过1000个。下一步,广州还将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进一步加强合作,全面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不断提升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谢谢!
2019-12-30 10:50:27
中国日报记者: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