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新办举行介绍首次开展“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考核情况(文字实录)(2)
时间:2019-12-30 14:05 来源:互联网 作者:WB11 点击:次
我的问题是,猪肉是重要的“菜篮子”产品,今年猪肉供应偏紧,大家都很关心生猪生产恢复情况。请问农业农村部在加快恢复生猪生产、增加市场供应方面有哪些具体的举措?谢谢。
2019-12-30 10:12:02
于康震:
谢谢。今年9月份以来,中央和地方出台了一系列加快恢复生猪生产的政策措施,效果已经逐步显现,加上市场行情的带动,养猪场户补栏信心进一步增强,全国生猪生产开始探底回升。据监测,11月全国生猪存栏环比增长2%,能繁母猪存栏环比增长4%。从2018年4月份以来,这是首次出现“双增”的好势头。现在看来,在“菜篮子”里面,猪肉是份量最重的一个部分,所以对此农业农村部高度重视。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着力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进一步巩固当前生猪生产恢复的好势头,确保明年元旦春节和全国“两会”期间猪肉市场供应基本稳定。
一是牵头抓总推动生猪生产加快恢复。我们要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参照我部的做法,抓紧成立恢复生猪生产协调办公室,加强部门协同配合,形成促生产、保供给的合力。督促地方分解落实生猪生产恢复三年目标任务,对前期生猪产能降幅大、至今存栏仍未止降回升的省份,我们将加强指导,以尽快的扭转下降趋势。
二是力促各项扶持政策落实落地。加强调度和督导,确保先期出台的17项扶持政策落地见效。会同相关部门抓紧落实养猪用地纳入农用地管理,不须建设用地审批的政策,允许建设多层养殖设施和林地养猪政策,对年出栏5000头以上的大型猪场项目实行环评告知承诺制、小规模猪场实行备案制,推动扩大抵押贷款试点范围。
三是强化技术指导与服务。大力发展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推动在建项目尽快形成产能。把恢复生产和脱贫攻坚结合起来,帮助企业与贫困地区对接。大家可能注意到,上周我们刚刚与国务院扶贫办联合推动大型龙头企业与贫困地区,搞了一个养猪方面的产业扶贫对接活动。通过“公司+农户”等“以大带小”的方式,带动中小养殖场户补栏增养。
四是坚决清理不合理的禁养限养。联合有关部门对凡是超越法律法规范围划定的禁养区,特别是打着环保等名义搞“无猪县”“无猪乡”的,坚决彻底整改。
五是坚持不懈抓好非洲猪瘟疫情防控。进一步压实政府、部门和生猪产业各环节从业者责任,切实落实监测排查、应急处置、运输监管等现行有效防控措施。坚持日报告制度,对瞒报、迟报疫情的,严肃追责问责。特别是在冬春季节和生猪存栏快速增长的情况下,这时候疫情风险往往会进一步加大,所以要坚决堵住疫情传播的漏洞,确保非洲猪瘟疫情不反弹。
六是加强屠宰企业监管。部署开展打击生猪私屠滥宰违法行为的专项行动,开展联合执法,严厉打击屠宰病死猪、注水注药、私屠滥宰等违法违规行为,保障猪肉产品的质量安全。谢谢。
2019-12-30 10:25:26
中国新闻社记者:
我们了解到,厦门在落实市长负责制的工作方面做的比较好,请问这方面有没有比较好的经验和做法可以分享?谢谢。
2019-12-30 10:30:44
韩景义:
厦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菜篮子”建设,认真贯彻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的各项考核要求。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将“菜篮子”的工作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将“菜篮子”列入政府部门的绩效考核,这个力度还是非常大。同时,不断完善长效保障机制,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效果。我们归纳一下厦门的做法,主要是体现在四个“化”。
一是“现代化生产”提高生产供给能力。大家知道,厦门地方比较小,耕地相对比较少,所以我们通过向科技要供给,在整个供应体系上,打造“本埠基地+外埠基地+合作基地”的供应体系。在本埠基地建设方面,主要是大力提升现代化和规模化,提高科学含量。在外埠基地建设方面,我们与其他兄弟省市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有效补充了我们本地的供给。比如我们在本地生猪养殖上主要通过集约化、规模化养殖方式,同时建立了外埠基地,外埠基地和厦门享受同等的补贴政策,合作得非常好。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