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中国食品商务网移动版

主页 > 行业 >

2019年小龙虾产业发展四大猜想

  2018年,从投资方、养殖端、加工端到消费端,小龙虾整个产业链可以说都很狂热。被世界杯疯狂“带货”后,小龙虾产业将走向何方?这个号称千亿级的市场是继续扩容还是趋向理性?对此,业内人士进行了大猜想。

 

  小龙虾市场还要火上三五年

 

  尽管当前不少企业都有压货,但在多数业内人士看来,2019年小龙虾整体消费量仍将继续扩容。武汉来福如意食品有限公司李松(化名)认为,小龙虾是聚会文化市场衍生品,需求是肯定存在的。“2018年的消费势头仍在,消费需求尚未得到完全满足,但因为价格太高,这部分需求被抑制了。”

 

  堕落虾创始人李林渡也表示,小龙虾市场继续火是必然的,但有个前提条件——价格下调。据他了解,近两年,随着小龙虾走红,养殖端一直在扩产,不仅得到多个地方政府的支持,还有外行介入,比如美好置业就斥资80亿元加码小龙虾养殖行业。

 

  与之相对的是,没有世界杯拉动,小龙虾的市场需求量能否成比例扩大仍是个问题。从国家经济形势来看,消费疲软。再加上世界杯后,人们的小龙虾消费心理看跌。2019年,小龙虾供求关系可能会发生改变。

 

  “供大于求,价格降低,消费量上升,但消费者追涨不追跌的心理不会让这种消费增长持续太长时间。从整体市场看,未来三五年,小龙虾还会继续火,30%~50%的市场增幅都是有可能的。”李林渡说。

 

  消费端最早降温,养殖端反应滞后

 

  李林渡进一步分析,在小龙虾市场还要火上三五年的背景下,养殖端、加工端和餐饮端的表现可能会有所不同。

 

  和小龙虾整体市场一样,养殖端经过三五年的调整后应该会回归到理性状态。由于养殖端只感受到2018年的抢虾大战,没感受到厂家和经销商的压货情况,反应滞后,加上新投入的养殖基地要两到三年才能大量产出,因此市场可能虚火两三年。

 

  这些新投产的养殖基地,估计初期会尝到甜头。当地的餐饮企业和加工企业不再外采,而是直接从当地采购,小龙虾养殖端不会出现卖不出去的情况,但这只是短期状态,消化的是存量不是增量,不具有可持续性。

 

  而中间端的加工热也会持续几年。当前,小龙虾原料产量和加工量大概是10∶1,这意味着小龙虾加工空间仍然巨大。2018年不少企业投建新工厂加工小龙虾,即使2019年形势不好,这些企业也要冒险搏一搏。

 

  小龙虾在餐饮端的热度应该降得最快。世界杯之后,小龙虾不再是消费热点,人们的消费热情下降。另外,在原料涨价潮之下,受伤最大的是餐饮老板,2019年不少人会不再卖小龙虾。

 

  资本由狂热趋向理性

 

  李松分析,最近两三年,小龙虾产业如此火爆的原因,很大一部分在于资本的幕后推动。不过经过2018年的冬天,资本见到消费热情不如预期那么高后,可能会谨慎投资。“投资者进入时,预想的利润可能是十个点,经过2018年发现只有四个点,大地打击投资热情,让部分资本退出市场。”李林渡则认为,并非所有的资本都会被这种行情吓退。目前,进入小龙虾领域的资本可分为三种:第一种是投资公司。这类资本追逐热点,但当小龙虾不再是热点,2019年会有部分退出;第二种是财务投资。经过2018年一年的试水,发现小龙虾这个领域的钱不好赚也会退出;第三种是产业资本。鉴于当前小龙虾产业仍处于快速发展期,企业未来的发展空间相对可观,这类资本尽管2018年受了挫,但仍会活跃几年。

 

  此外,在政府政策引导下,小龙虾产业还会吸引更多其他资本进入,比如温氏、新希望等。

 

  李林渡介绍,当前加工小龙虾的企业特别多,却没有一家全国知名品牌,行业仍处于群雄逐鹿阶段。而产业资本的进入可能会进一步加速行业洗牌期。通过资本运作,迅速把一些实力较弱的企业淘汰出局,留下几家甚至十几家规模化企业,促使形成良性竞争市场。

 

  对此,德炎食品副总裁程明也表示了认可。“2019年对小龙虾产业来说,应该是个关键节点。一些资金实力较弱、产品缺乏竞争力的企业,可能会被淘汰出局。”他介绍,小龙虾产业风险相当大,比如原料上市集中、生产加工集中,几个月的时间要生产出全年的产品,对企业的库存控制、风险控制和资金实力等都有很高的要求。

 

  在程明看来,经过2019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洗牌期后,小龙虾产业可能会步入一个相对理性的发展轨道。

 

  冷冻调味小龙虾将被消费者认可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