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照分离”改革 自贸试验区全覆盖(锐财经)
时间:2019-12-07 11:55 来源:互联网 作者:WB11 点击:次
日期:2019-12-07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浏览:59 日前,国务院印发《关于在自由贸易试验区开展“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的通知》,决定在全国18个自贸试验区开展“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12月4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办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副局长唐军在会上表示,这一改革将进一步降低企业准营门槛,使企业方便地开办、更好地发展壮大,也将为在全国实现“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
取消审批13项,优化审批服务442项
“证照”常被比作企业进入市场的两把“钥匙”。“照”主要指工商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证”指的是各相关部门颁发的经营许可证。“证照分离”是中国近年来商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证照分离改革的主要目的是降低办企业门槛,鼓励自主创业,激发‘双创’活力。”中国企业金融研究院院长巩宇航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据唐军介绍,此次自贸试验区“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的主要政策安排有三方面。
建立清单管理制度。将所有涉企经营许可事项纳入清单管理,清单之外不得违规限制企业进入相关行业或领域,企业取得营业执照即可自主开展一般性经营活动。清单实行分级管理,定期调整并向社会公布。
分类推进审批制度改革。所有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按照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审批服务四种方式分类推进改革。其中直接取消审批13项,审批改为备案8项,实行告知承诺60项,优化审批服务442项。
完善改革配套政策措施。规范企业经营范围与申办经营许可的衔接,强化涉企经营信息归集共享,持续提升审批服务质量和效率,创新和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坚持依法推进改革。
唐军表示,建立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清单管理制度,是这次改革试点的亮点之一。通过清单管理实现对所有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全覆盖,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市场准入环境。
与“互联网+政务服务”相结合
“证照分离”改革不能“孤军奋战”,要与“互联网+政务服务”结合。唐军表示,“证照分离”改革和“互联网+”是全流程、全方位的结合,没有“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支撑,“证照分离”改革是不能取得良好成效的。
如何进行全流程、全方位的结合?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登记注册局局长熊茂平介绍,一是依托“互联网+”,实现精准“双告知”,让企业知道需要办理什么、到哪里办理;政府部门及时掌握相关企业信息,跟进服务,加强监管。二是依托“互联网+”,优化办事流程,推动涉企经营许可事项从申请、受理到审核、发证全流程“一网通办”、“最多跑一次”。三是依托“互联网+”,强化部门信息共享,最大程度减少企业重复填报信息和提交材料的情况。
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在“证照分离”改革中,也对加强信用监管、促进信用体系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一是加强涉企信息归集共享,有关部门要将企业登记注册、经营许可、备案等信息及时归集至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并依法向社会公开。二是实行告知承诺制,依法查处虚假承诺、违规经营等行为,并记入信用记录。三是强化失信联合惩戒,有关部门加强信用监管,向社会公布企业信用状况,对失信主体开展联合惩戒。
此外,司法部立法二局局长刘长春认为,在“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具体落实过程当中,也要按照重大改革于法有据的要求,依照法定程序开展相关工作,把法治的理念贯彻到改革全过程。
从自贸区全覆盖迈向地域全覆盖
当前,企业领取营业执照、从事一般经营项目的便利化程度已经有了很大改善。世界银行2020营商环境报告显示,中国“开办企业”便利度在全球190个经济体当中排名第27位。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广东出实招恢复生猪产能
- 下一篇:澳门“限塑令”上路,违者重罚!(说澳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