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食品安全问题联合行动工作组发布十大典型案例(5)
时间:2019-12-02 10:04 来源:互联网 作者:WB11 点击:次
此次专项整治的重点是“4+2+2+5”,其中“4”是指蔬菜、禽蛋、猪肉、水产品4类农产品,第一个“2”是指使用禁用药物、不执行安全间隔期休药期规定的2种行为,第二个“2”是指农药、兽药2类农业投入品,“5”是指实施蔬菜农药残留及农药专项整治行动、禽蛋兽药残留及兽药专项整治行动、水产品兽药残留专项整治行动、生猪屠宰专项整治行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整改提升行动5大行动。三个月来,在全国农业农村、公安、市场监管部门的积极努力和密切配合下,全国各地积极行动,重拳出击:一是抓问题,开展行业大排查。督促各省围绕整治重点,报送问题线索,筛选出私屠滥宰、使用禁限用农药兽药和生产经营假劣农药兽药等典型线索683条,建立台账跟踪督办。二是抓监督,部署抽样检查大行动。部级安排农产品监督抽查1.33万个。向地方通报不合格产品信息,要求各地紧盯不放,一查到底。三是抓主体,开展安全用药大培训。在蔬菜主产区开展农民安全用药培训,组织兽用抗菌药减量使用和水产养殖规范用药科技下乡活动,发放安全用药明白纸。四是抓共治,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在部门户网站设立“主题教育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专栏,集中公布了农业农村系统投诉举报邮箱和电话,主动接受群众监督。五是抓基层,强化监管队伍建设。稳定基层检测队伍,规范绿色食品认证程序。六是抓制度,构建长效机制。修订《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起草《全国试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方案》,会同公安部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域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办法(征求意见稿)》。
此次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在执法办案方面取得了老百姓可检验、可评估、可感知的显著成效。截至11月21日,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共出动执法人员100.3万人次,检查生产经营主体56.6万家次。销毁问题农产品和假劣农药兽药948.1吨;取缔了4471家不符合要求的生猪定点屠宰厂;查处生猪私屠滥宰、农药兽药隐性添加、农产品药残超标等问题10349起,行政执法案件2336个,移送司法案件193个;取缔无证照企业1094家,吊销证照企业214家,营造农产品质量安全违法犯罪“零容忍”社会氛围。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会同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进一步深化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要求各地对标对表、倒排工期、对账销号,保质保量按时完成整治任务。尤其是整治期间没有办结的案子和发现的问题线索,要紧盯不放、深挖源头、一查到底,继续加大查办力度,查深、查细、查实,坚决严惩违法犯罪分子。
中国新闻社 王庆凯:此次保健食品的虚假违法广告整治都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效?下一步有何工作打算?
市场监管总局广告司副司长 刘辉:感谢您的提问。市场监管总局一直把保健食品虚假违法广告整治作为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重要抓手,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服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认真履职,扎实推进。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是高度重视,精心部署。根据总局等四部门联合印发的《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开展整治食品安全问题联合行动的通知》要求,我们积极行动、精心组织,在部分省市广告监管执法工作座谈会进行专题部署,专门发函要求各地加大对保健食品等重点领域广告的监测监管工作力度,依法严肃查处虚假违法保健食品广告。
二是突出重点,强化执法。各级市场监管部门以保健食品虚假广告为执法重点,保持保健食品广告执法高压态势,加大保健食品虚假违法广告查处力度。为提高人民群众对保健食品广告整治工作的满意度、获得感,总局进一步强化督办指导力度,对第二批跨地区的重点广告案件进行了挂牌督办,派员参加食品安全问题联合行动第二督导组、联合整治“保健”市场乱象百日行动“回头看”督导工作,督促地方市场监管部门落实属地责任,层层传导压力,推动整治工作有力有序开展。据统计,9月以来,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共查办保健食品虚假违法广告案件1084件,罚没金额1727万元,责令停止发布虚假违法广告4488条,吊销营业执照2户,移送司法机关案件9件。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