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中国食品商务网移动版

主页 > 行业 >

整治食品安全问题联合行动工作组发布十大典型案例(3)

  上海马利来实业有限公司通过经营场所的广告牌、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媒介发布普通食品“KI多醣体”等产品的广告,包含“KI多醣体能深度解肝毒,火花干细胞,让肝细胞再生,所有慢性肝病包括乙肝大小三阳、脂肪肝、酒精肝、肝硬化、肝腹水、肝癌都有调理好的成功案例”等疾病预防、治疗功能以及谎称取得专利权等内容,并在产品未取得“有机”认证的情况下,在产品外包装上宣传标注“有机”字样。当事人行为违反了《广告法》第九条第(三)项、第十二条第二款、第十七条、第二十八条第一款、第二款第(二)项、第(五)项及《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第三十五条第一款第(一)项的规定。依据《广告法》第五十五条第一款、第五十八条第一款第(二)项、第五十九条第一款第(三)项、《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第五十条的规定,上海市松江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作出行政处罚,责令停止发布违法广告,并处罚款50万元。

 

  9、甘肃金昌查处马某某在洋葱种植过程中违法使用甲拌磷案

 

  2019年7月3日,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区农业农村局接到群众举报,反映金川区双湾镇营盘村将土地流转给民勤县村民种植洋葱,每晚向田地浇水时喷洒甲拌磷(俗称“3911”)。金川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站相关工作人员随后开展多次调查,发现有3名农民在用农药喷施机械喷施农药,在其农用车内发现甲拌磷农药空瓶20个,地面有遗弃的农药瓶盖,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刺激性气味。经调查,种植户马某某在所种植的洋葱地块内违法使用了甲拌磷农药。7月18日,金川区农业农村局将案件相关证据移交公安机关查处。

 

  10、青岛查处制售假农药“黑窝点”案

 

  2019年5月,青岛市农业农村局根据线索,联合青岛市公安局城阳分局和城阳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在河南省郑州市郊区捣毁一个制售假农药的“黑窝点”。现场查获各类农药原料、农药成品7吨及大量生产设备、产品包装、农药图册等,当场抓获造假犯罪嫌疑人7人。经检测,22种农药成品含有违禁成分。经公安机关认定,涉案金额达一千多万元,产品销售涉及全国所有省份。目前,7名犯罪嫌疑人已有3人被批捕,4人取保候审,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过程中。

 

  市场监管总局新闻宣传司二级巡视员 李静:谢谢李局长的发布。下面进行记者提问。

 

  法制日报 万静:此次专项整治,市场监管总局重点打击哪些违法行为,效果如何?

 

  市场监管总局执法稽查局局长  杨红灿:此次专项整治是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专项整治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的实际行动,因此,我们聚焦人民群众的操心事、揪心事、烦心事,集中攻坚,力争取得一批“可检验、可评判、可感知”的成效。经过深入调研并结合历年案件查办情况,市场监管总局梳理出“未取得许可生产经营、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食品中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经营未经检疫或检疫不合格的肉类、生产经营山寨食品”等五类群众反映强烈、媒体高度聚焦、屡打不绝的违法行为作为重点打击对象,力争通过真刀真枪的努力,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增强群众对食品安全工作的信心。

 

  专项整治开始以来,各地市场监管部门突出农村、城乡结合部、学校周边、旅游景区等重点地区,突出食品生产、餐饮服务、餐厨废弃物管理等重点环节,突出农产品大型专业市场、可能用于非法添加的生物制品企业等重点企业,畅通群众举报渠道,积极拓展案源。对于发现的违法线索,开展重点打击,深入调查取证,向上查源头,向下查流向,一查到底,不放过任何一个线索,依法应当吊销许可证的,一律予以吊销,涉嫌犯罪的,一律移送公安机关。同时,落实“处罚到人”,除对生产经营企业实施处罚外,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进行严厉处罚,实行从业禁止、终身禁业,对再犯从严从重进行处罚,依法依规纳入“黑名单”,实施联合惩戒,切实落实“四个最严”要求。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