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2)
时间:2019-11-11 14:38 来源:互联网 作者:WB11 点击:次
实施经营主体培强工程。全市重点支持打造2家竞争力强、在全国有一定行业地位的领军企业,推动龙头企业转型升级,支持企业上项目扩规模,组建大型企业集团,推进企业上市融资。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发展多种形式的产业化联合体。到2022年,年产值50亿元以上重点龙头企业1-2家,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达到6家。支持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创建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中心,重点培育10个省级以上研发机构。做大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向特色优势产区聚集,重点建设1-2个产值超50亿元的农产品加工示范集群。2019年,重点打造3个科技高端、标准高端、品质高端、品牌高端的农业精品园区,到2022年省级精品园区达到9个,构建起“园区+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
实施农业科技创新工程。实施乡村人才振兴行动,围绕服务产业发展,以省级产业技术体系为主体,成立专家顾问组、建立“三农”专家库,完善以质量、创新能力和贡献为导向的评价体系,打造一支年龄结构合理、人才梯次科学、产业链条衔接紧密的农业科技创新队伍,开展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和技术咨询等。到2022年,全市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5万人,各类返乡下乡人员超过5万人,带动就业10万人。采取“六个一”推进模式,即每县确定一个主导产业、拿出一笔专项经费、明确一个产业承接平台、对接一个专家团队、建设一个研发推广中心、培育一批科技人才,把科技专家及人才下沉到园区、下沉到乡村、下沉到具体产业和项目。
实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打造工程。对已有的青县羊角脆、泊头鸭梨、黄骅冬枣、黄骅梭子蟹4个省级特优区,实施高标准打造和整体提升,再培育创建3个以上,到2022年省级特优区达到7个。每个特优区组建1个专家团队,创建1个区域公用品牌,全部实现标准化生产。高标准打造一批,对已有特优区开展区域公用品牌总体包装和形象设计,在一线城市高端市场集中推介,积极扩大出口,提高溢价能力。整体提升一批,对4个省级特优区与国家级特优区认定标准相衔接,补短板、强弱项,加快培育大型龙头企业,加强区域公用品牌策划宣传推介,提高高端市场占有率。培育创建一批,对接省级特优区认定标准,整合资源、重点建设,完善科技支撑、品牌建设、市场营销、质量控制体系,开发一线城市市场,再创建一批省级特优区,2019年创建1至2个。
实施绿色农业推进工程。以地下水压采区、生态环境脆弱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为重点,实施环城市、环村镇、沿海、沿路、沿河大规模植树造林,全面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推进农业与休闲旅游、文化体验、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采摘游、农家乐、休闲农庄和民俗村等,构建环京津休闲旅游度假圈。到2022年,特色精品农业休闲观光线路由10条发展到20条,建立一批休闲农业示范区。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建设果菜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区和2个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基地,大力推广水肥一体化和绿色防控技术。对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现代农业精品园区和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施自检、抽检全覆盖,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推行合格证加施二维码电子出证方式。到2022年,绿色食品、森林食品认证企业产品全部实现可追溯。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