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中国食品商务网移动版

主页 > 行业 >

沧州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本报讯 日前,记者从沧州市农业农村局获悉,从今年开始,沧州市着力建设“两环两带五区”,重点实施“六大工程”,加快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到2022年,力争全市基本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体系完善、竞争力强的农业产业体系,初步呈现科技高端、标准高端、品质高端、品牌高端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

 

  着力建设“两环两带五区”

 

  两环,即环市区都市农业区和环津都市农业区。环市区都市农业区包括新华区、运河区全部区域以及市区周边的部分区域,调整方向是大力发展名优果品、高档蔬菜、观光旅游和休闲采摘等,建设中心城市周边绿色生态保护区和市民休闲度假区。环津都市农业区包括青县、黄骅、渤海新区等地,主要对接京津市场,发展高档蔬菜、名优果品、肉类、观光旅游和休闲采摘等。

 

  两带,即沿运河农业休闲观光带和沿海休闲渔业观光带。沿运河农业休闲观光带主要涉及吴桥、东光、南皮、泊头等地。以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为契机,大力发展沿河观光农业。以南部的吴桥、东光、南皮为重点区域,推动发展传统农耕民俗文化体验区;依托青县现代特色蔬菜、泊头精品鸭梨、沧州金丝小枣等特色产业,大力发展以观花、品菜、摘果为特色的观光农业、体验农业、创意农业,促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多样化发展。沿海休闲渔业观光带主要在黄骅、海兴和渤海新区,重点加强沿海特色高效渔业区建设,做强海水特色养殖,发展休闲渔业,建设特色水产品供应和出口基地。依托沿海水产养殖,结合对虾、梭子蟹资源,发展以休闲渔村、滨海民俗体验、海洋渔业休闲观光为特色的农业休闲体验精品观光线路,建成沿海休闲渔业产业带。

 

  五区,即东南部种养特色农业产业区、北部特色蔬菜产业区、西北高效现代农业产业区、东部特色海洋渔业产业区、中部品牌果品集聚产业区。其中,东南部种养特色农业产业区包括吴桥、东光、南皮、孟村、盐山以及海兴、黄骅的部分区域,以高效节水为主攻方向,“以水定种”调整种植产业结构,推广节水耐旱耐盐碱品种,发展种植棉花、杂粮杂豆、饲草等作物,积极开发利用浅层苦咸水;“以种定养”优化养殖业结构,稳定发展猪、鸡等食粮畜禽,加快发展牛、羊等草食畜,建设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农业。北部特色蔬菜产业区包括青县和新华区、运河区部分区域,主要是对接京津市场,加快特色蔬菜瓜果品质提升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丰富特色蔬菜瓜果产品,加强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完善区域品牌产品质量标准,规范行业标准,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培育名牌产品。建设重点是打造青县羊角脆甜瓜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西北高效现代农业产业区包括任丘、河间、肃宁等地,以高产高效优质基地型农业为主攻方向,突出资本与要素优势,以农业园区为载体,依托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和精深加工,大力发展优质蔬菜、粮油等专用原料基地;做大做强肉鸭、珍稀皮毛动物等特色畜牧养殖产业;重点培育肃宁圆茄、献县肉鸭等特色农产品。

 

  重点实施“六大工程”

 

  实施设施农业扩规工程。以提高深冬生产供应能力为重点,大力扶持设施农业专业户、专业村、专业乡和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丰富设施类型,环津地区重点发展新型高效节能日光温室,城市周边适度发展智能连栋温室。拓展生产范围,扩大设施蔬菜、食用菌生产规模,积极发展设施葡萄、冬枣、花卉等。提升装备能力,推进设施内农机装备和物联网应用,提高自动控制和信息管理水平,实现轻简化栽培,降低生产成本。到2022年,新增设施农业面积4.3万亩,达到34万亩,设施生产比重提高到40%。规模化养殖小区达到3000个,标准化养殖场达到2100个。

 

  实施农业品牌提升工程。实行品牌准入和品牌目录动态管理,构建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农产品品牌的联动机制。依托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农业产业园区,支持各县市区优选1-2个主导产业开展标准化建设、品牌认证和形象设计,进行全产业链开发。打造高标准农产品品牌,2019年打造1-2个,到2022年达到6个,推向高端市场。打造农业企业领军品牌,在已有1个基础上,2019年再新打造2个,到2022年达到8个。加大品牌价值超百亿元的行业领军企业打造力度,力争到2022年培育1家。加快培育一批特色鲜明、知名度高、发展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的沧州农业品牌,提升品牌溢价能力。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