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蔬菜、果树、茶园抗旱减灾生产技术指导意见(2)
时间:2019-11-05 10:48 来源:互联网 作者:WB11 点击:次
(三)补充养分。对于幼龄园及灾情较重的果园,适当施肥补充养分,提升果树自身抗逆能力。最好选用腐熟稀薄的农家肥进行浇施,也可用0.5%磷酸二氢钾水溶液进行根外施肥,做到薄肥勤施。
(四)病虫防治。干旱期间易发生病虫害,要尽量避免旱灾和病虫害重迭发生,重点防治好红蜘蛛、黄蜘蛛、潜叶蛾、炭疽病、树脂病等病害虫,采用农业、物理、生物等措施进行绿色综合防控,在阴天,晴天上午或傍晚时间施药为宜。
二、果园灾后生产恢复措施
(一)防止裂果。果树受旱后树体衰弱,果实含水量少,灾后下雨易产生裂果。要适时加强生产管理,及时增施一次氮肥,并喷施一次0.2%-0.4%的磷酸二氢钾、0.5%的硝酸钾等钾肥,提高树体含钾量,恢复树势,防止雨后大量裂果,带来二次损失。
(二)排水剪枝。大旱防大涝,如遇持续大雨,应对果园及时开沟排水,防止内涝,排水沟深度要达到60厘米以上。及时剪除枯枝,对于枝梢枯死量比较多、切口比较大的果树,要及时用防腐剂处理切口。同时,摘除秋花芽和秋花枝,减轻营养消耗,保障明年果树正常生长。
(三)增施肥料。下透雨后部分果树可能萌发较多秋梢,因萌发时间较晚,为保证秋梢安全越冬,在新梢叶片展开后喷1至2次0.3%-0.5%的磷酸二氢钾,加速秋梢老熟,确保明年可正常开花结果。
三、有关注意事项
(一)不要在中午等高温期间进行灌水,尤其不能在土壤温度高的时候浇灌冰冷的井水、水库和江河深层水,以免引起落叶、落果甚至死树。
(二)不要在温度高的时候进行喷药作业,否则容易落叶。
(三)不要进行漫灌,旱情严重的果园土壤表面结皮,漫灌水分很难渗入到5厘米以下的土层,且很容易蒸发,水分利用率低。
(四)对幼树及更新树等,要用10%的石灰水涂白树干,对减少树体水分蒸发和防止日灼有一定效果,也可防止树干树皮被日灼伤害继发流胶病。
(五)不要过量施用氮肥,否则会使叶色深绿,加重高温热害。
(农业农村部果树专家指导组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茶园
茶树对温度、湿度和水分条件极为敏感,高温干旱等极端天气严重影响茶树的正常生长以及茶叶的产量和品质。今年7月下旬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持续高温少雨,引发安徽、江西、湖北、湖南、福建等省旱情,部分茶园受旱,应及时采取减灾技术措施。
一、加强茶树旱害监测
受旱茶园注意监测茶树受旱情况,及时采取措施防灾减灾。茶树旱害的主要症状是叶片变色、枯焦、脱落,枝条干枯甚至整株茶树死亡。受害茶树仅部分叶片变色、枯焦,枝条上部芽叶呈现绿色,为轻度受害;受害茶树多数叶片枯焦或脱落,但枝条顶端叶片或茶芽尚未完全枯死,为中度受害;受害茶树叶片枯焦脱落、且蓬面枝条已枯死甚至整株死亡,为重度受害。
二、干旱期间的茶园减灾措施
干旱期间,不应进行修剪、施肥、耕作和除草等农事操作,应落实灌溉、田间铺草等减灾技术措施。有条件的茶园应在早晨和傍晚,通过人工浇水和喷滴灌设施设备等进行灌溉,以尽早缓解旱情。幼龄茶树抗旱能力弱,应想方设法实现灌溉。在茶树行间或茶行两侧覆盖作物秸秆或杂草,但注意避免把草籽带入茶园。
三、干旱缓解后的茶园恢复措施
如果能在平均气温高于10℃条件下(长江中下游茶区一般在11月底前)缓解旱情,则采取下列技术措施;如果进入冬季后才解除干旱,则除封园外的下列措施待明年开春后进行。
1.松土。随着雨水来临,土壤干旱基本缓解后,应立即松土,以利后续雨水进入根层土壤,促进缓解旱情。
2.修剪。对于蓬面有枯株的茶园,可在枯死部位以下1-2厘米处将已枯死的枝条剪去,修剪时间在高温干旱缓解后立即进行。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