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中国食品商务网移动版

主页 > 行业 >

2019年蔬菜、果树、茶园抗旱减灾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今年入秋以来,我国长江中下游及江淮区域遭遇干旱天气,降水较常年同期少40%-80%。由于降雨少,高温天气持续时间长。干旱加高温对在田蔬菜生长以及蔬菜育苗带来较大影响。当前,要抓紧做好生产抗旱工作,采用各种技术措施,尽最大可能减少干旱、高温给蔬菜生产和下一季蔬菜育苗造成的损失。

 

  1.合理浇水。干旱水源不足,可小水勤浇、节约用水,增加浇水次数,减少每次浇水量;设施栽培避免一次性补水太多,造成棚室内湿度过大,引发病害发生;建议地膜覆盖,采取膜下滴灌的方式浇水,降低土壤水分蒸发和设施内空气湿度。

 

  2.遮光降温。设施栽培于上午温度升高前提前覆盖遮阳网,早盖晚揭,调节棚室温度。一般大棚等设施内上午10点前开始拉开遮阳网,下午3点收起遮阳网,遮蔽时间过长会影响到干物质的积累,造成弱苗或弱株现象。露地蔬菜,有条件的最好也在中午前后拉上遮阳网遮阴。

 

  3.覆盖保墒。用秸杆、杂草等覆盖行间、株间土壤,减少太阳直射,降低土壤温度,利于作物根系生长,也利于减少水分蒸发。

 

  4.中耕松土。露地土壤浇水稍见干后,应及时中耕垄沟、垄背,切断土壤表层毛细管,阻止土壤下层水分向表层土中移动,及时中耕松土,还可增强土壤通透性。

 

  5.科学施肥。高温干旱季节,在强光的照射下,地表温度较高,蒸发强烈,土壤水溶液浓度增高,按照正常施肥量施用,不利于肥料的吸收,应少施多次,薄肥勤施。可选择傍晚温度低时施肥,晚间气温逐渐降低,地表水蒸发减弱,水分保持时间长,利于作物吸收,效果最佳。

 

  6.病虫防治。高温干旱容易发生虫害和病毒病,所以要特别注意做好病虫防治。干旱条件下,害虫如黄条跳甲、蚜虫、红蜘蛛、潜叶蝇、菜青虫、小菜蛾、斜纹夜蛾等往往偏重发生,严重影响蔬菜生长,降低蔬菜品质,并且传播病毒病。要及时选用对路的高效低毒杀虫剂喷雾防治,尽量选择生物农药,有条件的要配合使用粘虫色板、频振式杀虫灯和性引诱剂诱杀害虫。

 

  7.改种抢种。已经成灾的菜田,积极抢收改种。如前期受高温干旱影响严重,后期生长难以恢复的在田蔬菜,应及早拉秧结束,重种或改种别的蔬菜。目前受灾地区露地、大棚可抢种的蔬菜有小白菜、菠菜、叶用莴笋、芥菜、芹菜、茼蒿、芫荽及其他速生叶菜等。

 

  8.抗旱育苗。目前遭受干旱的区域,已经或即将进入下一季果菜类蔬菜育苗期,要采取措施抗旱育苗。一是采用集中育苗方式,用穴盘基质育苗,不要用营养钵育苗,以节约用水。二是注意预防高温引起徒长,采用遮阳降温和生长调节剂处理。

 

  (农业农村部蔬菜专家指导组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果树

 

  今年7月下旬以来,长江中下游和江南部分地区出现大范围高温少雨天气,特别是江西、安徽两省旱情持续发展,局部地区甚至出现百年一遇的特大旱情,柑橘等果树大面积受灾,出现叶片卷缩、萎焉、枯黄,甚至植株死亡,尤其是缺乏灌溉条件的山坡地浅土层果园,小树龄果园受灾严重。目前,旱情仍在继续,果园受旱损失进一步加剧,严重影响果农收入。为大力推进科学抗旱,尽量减轻干旱影响和损失,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会同农业农村部果树专家指导组,根据长江中下游和江南部分地区当前果树长势,提出以下抗旱减灾生产技术指导意见,力保果园不死树、少减产,稳定果农收入预期,为灾后恢复生产打下基础。

 

  一、果园抗旱主要技术措施

 

  (一)灌水抗旱。要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浇灌、滴灌等不同方法及时灌水抗旱,保持土壤适当含水量。有条件的采取喷灌、滴灌方式,节水效果好。灌溉应在上午9∶00之前和下午17∶00之后进行,还在挂果期的果园,严重干旱后,为防止落果,不宜过量,可采用穴灌抗旱技术,在果树滴水线内侧三分之一处,开挖30×30×30厘米的相邻孔穴2个,依次灌满水约50升以上,盖草覆盖减轻蒸发损耗,利用根系的趋水性和强大的吸水功能,可以满足柑橘等果树3天以上的需水要求。

 

  (二)覆盖抗旱。为减少果园土壤水分蒸发,提高土壤保水力,增加土壤通气性,改善土壤结构,促进果树根系生长,应进行地表覆盖,可采用树盘盖草或行间铺草覆盖方式,厚度10-15厘米左右。主要覆盖物可选秸秆、稻草、砻糠、木屑、割下的生草等。受阳光直射的主干和大枝要用稻草、山草或报纸等包扎,或喷涂石灰浆等,防止日灼曝皮。还在挂果的果园可进行地膜覆盖以及遮阳网遮荫,以减少阳光直射,减轻叶片、果实日灼发生。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