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中国食品商务网移动版

主页 > 行业 >

《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解读:实行最严厉的处罚 落实“处罚到人”(2)

  条例的修订,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作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的突出问题,让人民吃得安全、吃得放心。

 

  条例明确,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等部门应当将婴幼儿配方食品等针对特定人群的食品以及其他食品安全风险较高或者销售量大的食品的追溯体现建设作为监督检查的重点。为保证特定人群的食品安全,条例规定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生产企业应当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的检验项目对出厂产品进行逐批检验。增加规定餐饮具集中消毒服务单位的出厂检验记录义务。学校、托幼机构、养老机构、建筑工地等集中用餐单位的食堂应当执行原料控制、餐具饮具清洗消毒、食品留样等制度,并依法定期开展食堂食品安全自查。

 

  当前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问题突出,社会反映强烈,老百姓深恶痛绝。对此,条例规定,特殊食品不得与普通食品或者药品混放销售;对保健食品之外的其他食品不得声称具有保健功能;特殊食品的标签、说明书内容应当与注册或者备案的标签、说明书一致,否则不得销售;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中的特定全营养配方食品应当通过医疗机构或者药品零售企业向消费者销售;禁止利用包括会议、讲座、健康咨询在内的任何方式对食品进行虚假宣传。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中的特定全营养配方食品广告按照处方药广告管理,其他类别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按照非处方药广告管理。对添加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的选择性添加物质的婴幼儿配方食品,不得以选择性添加物质命名。

 

  三、完善了食品安全社会共治。

 

  (一)强化食品安全素质教育。国家将食品安全知识纳入国民素质教育,普及食品安全科学常识和法律知识普及,提高全社会的食品安全意识。

 

  (二)强化食品安全风险交流。国家建立食品安全风险交流制度。国务院食品监管部门会同其他有关部门建立食品安全风险交流机制,明确食品安全风险信息交流的内容、程序和要求。

 

  (三)明确举报奖励制度。国家实行食品安全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制度,对查证属实的举报,给予举报人奖励。有些国家有食品企业“吹哨人”制度,我国近年来曝光的一些重大食品安全事件,举报人都是企业内部员工。为鼓励生产经营单位内部人员积极参与举报,条例规定举报人举报所在企业食品安全重大违法犯罪行为的,应当加大奖励力度。同时,为了更好地保护举报人权益,条例再次强调应该对举报人信息进行保密。

 

  保障食品安全,法治是根本。条例的出台,标志着以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为核心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已经基本形成,这些法律法规和规章密切联系,有利于创造公平、法治、诚信的市场环境,让各类主体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推动形成企业负责、政府监管、行业自律、部门协同、公众参与、媒体监督、法治保障的社会共治大格局。( 毛睿涵 杨霞)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