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记棒棒鸡 陶海翔:炼内功,放长线,钓大鱼
时间:2019-10-30 17:06 来源:互联网 作者:WB11 点击:次
他,是有着中国著名营销策划及招商实战专家之称的陶海翔,3年前,加入廖记食品连锁股份有限公司,任招商中心总经理兼董事长助理,如今,他已帮助有着26年历史的廖记棒棒鸡实现了全国布局600+门店,未来,将打造成2000+门店规模,开拓全球化市场的超级品牌。
今天,让我们走进廖记棒棒鸡核心合伙人——陶海翔,一起探索他的餐饮经营之道。
一、与廖记结缘——“来的早不如来的巧”
1993年,廖氏三兄弟在成都创立了廖记棒棒鸡,最早的廖记还只是街边拌菜小推车的形式,到2016年,廖氏三兄弟已将“廖记棒棒鸡”开至重庆、昆明、武汉等地,门店数量达400余家,堪称西南地区熟食连锁品牌霸主。但随之也面临如何转型升级,打入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真正成为全国品牌的问题。期间也曾有过几次尝试,但都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是产品属性本身不适合全国扩展呢?还是没有找到更好的策略呢?廖记的创始团队陷入了沉思。
经过反复权衡,企业决定先从人才引进上突破,既然要突围一线城市,就要找到在一线城市有连锁品牌实操经营的专业团队。此时,还在广州工作的陶海翔经猎头推荐,开始和廖记结缘。双方的交流很愉快,陶海翔的一些品牌发展构想让廖记董事长眼前一亮。而陶海翔对廖记的产品主义也高度认同。他认为:一个企业的产品味道好,并且创始人对品质持续保持高标准的要求,这已经具备了做大做强的前提。这是一个值得自己发挥的舞台。
如今,作为公司核心力量的陶海翔,在廖记的发展过程中,不论是在渠道管控、招商加盟,还是在战略布局,人才培养层面,都贡献了巨大力量。专业的知识储备加上良好的发展机遇,为陶海翔的餐饮经营之路奠定了基础。
二、前店后厂——“不打没准备的仗”
曾担任多家知名企业营销高管,有着丰富营销实战经验的陶海翔,从进入廖记的第一天便参与到廖记的未来发展规划,协同其他合伙人开始寻找廖记的第二增长曲线。对于连锁餐饮企业来说,供应链体系、渠道建设、人才储备是缺一不可的必要条件,廖记从这三方面入手,以“前店后厂”的模式,为廖记做好充足的发展储备资源。
全国工厂布局:
“要是这个区域没有成熟的配送条件,就不开店”,陶海翔坚定地说道。只要能够开店的地方,就要提前保证产品的及时配送,廖记棒棒鸡的产品需要保证在供应链范围内24小时到店,配合GPS温度监控冷链技术,才能确保产品的新鲜。
目前,廖记工厂覆盖成都、武汉、昆明、重庆、南京、北京等地,拥有业内领先的规范厂房和设备设施,陶海翔说,廖记还将在华南等地区建立工厂,“廖记是全国供应链布局”,“未来的竞争本质上是效率的竞争”。
人才梯队建设:
有了完备健全的供应链体系确保优质产品的供应,也就为开店做好了第一手准备。而对于一家全国连锁餐饮品牌企业来说,从店员、店长到核心高管的人员配备同样关键。
陶海翔直言,“我们在基层人才招聘方面也存在一定问题”。由于现代大多数年轻人没有强烈的意愿到门店打工,廖记采取三种方式解决这一问题。第一,与各地政府采用劳务输出方式,批量引进人才;第二,做校招,在校园里传递廖记企业文化,培养大学生管理型干部;第三,建立廖记商学院,注重核心骨干以上的中高层的系统培训,包括内部训练课程,编写实际工作案例做分享会、第三方培训机构讲师训练。不仅如此,核心高管亦有中欧商学院、长江商学院等国内外考察交流机会。
优质产品开发:
口味是一家餐饮企业能够抓住消费者的关键。陶海翔透露,从廖记的创始人到整个团队,十分看重产品,追求口味极致,即便面对原材料上涨等各方面压力,廖记都从来不放弃对产品品质的追求,哪怕在短时期内这会对利润产生影响,但陶海翔表示,长此以往,这也会对消费者形成记忆点。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晋城绿欣市场:一周蔬菜价格行情分析
- 下一篇:卓牧羊奶红星照我行中奖锦鲤畅游长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