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河南豫东粮仓插上绿色高效农业的科技翅膀(2)
时间:2019-10-15 12:03 来源:互联网 作者:WB11 点击:次
走进河南金丹乳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产品展厅,你会发现不起眼的玉米淀粉像是被施了魔法一样,变成了乳酸、乳酸盐、乳酸酯……不仅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还可拓展到工业领域的水分保持剂、生物新材料或是高强石膏、可降解垃圾袋等环保新材料。
“只有通过科技创新,才能给企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源泉。”河南金丹乳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鹏介绍,该公司是乳酸、乳酸钙国家标准第一起草单位,与南京大学和南京工业大学建立了创新战略合作联盟,新研发上马的聚乳酸项目有望解决世界性的“白色污染”难题。
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周口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始终抓住科技创新这个关键点,建平台、引人才、谋合作、共发展。
在省科技厅大力支持下,目前园区已拥有18家高新技术企业,2个院士工作站、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国家级星创天地、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级研发中心、2个国家级检验测试中心、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8个省市级研发中心、1个省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基地、1个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个省级众创空间、1个省级专利导航产业发展实验区。先后承担国家、省、市科技项目100余项,其中国家“863”计划6项、省重大科技专项7项,荣获国家、省、市科技进步奖56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获授权国家专利1490件,整体创新能力在我省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中名列前茅。
完善产业链,强力带动产业集聚发展。
“海底捞专用的甘薯粉丝,主要是从我们这里采购。目前我们生产的各类甘薯产品,60%出口到国外市场,深受消费者欢迎。”河南天豫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天学告诉记者,企业已发展出八大系列50多种产品。据了解,天豫薯业是国内唯一覆盖了“良种繁育—种植推广—鲜薯窖存—精深加工—市场销售”红薯全产业链的红薯加工企业,拥有12万亩全国绿色原材料(红薯)标准化生产基地,天豫红薯已获颁“中国地理标志产品”。
“通过构建这一个全产业链,我们带动了当地群众致富,带动了农业链条拉伸,带动了农产品附加值提高,同时也促进了农业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园区党工委书记、郸城县委书记罗文阁说,周口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充分发挥农业资源丰富的优势,铸造农业科技产业链,初步形成了“生物育种—科学种植—精深加工—市场物流—废弃资源利用—美丽乡村建设”全产业链循环发展模式,带动了当地和周边的甘薯、小麦、中药材、优质玉米等农产品发展。
例如,河南金丹乳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玉米为原料,采用微生物发酵技术生产乳酸及系列产品,已形成了“玉米—乳酸—乳酸系列产品—聚乳酸—聚乳酸系列产品”产业链条,正在向环保新材料、生物新材料等方向多元化发展。
与此同时,园区坚持将高端链条和内生培育相结合,形成“骨干企业强力支撑引领、科技型中小企业快速跃进”的企业格局。目前已集聚了20多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强力带动产业集聚集群发展。
其中,河南金丹乳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乳酸生产规模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二;河南天豫薯业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参与制定国内脱毒红薯生产标准21项;河南百年康鑫药业有限公司的黄连上清片全国销量第一;巨鑫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研发阿巴卡韦中间体和地尔硫卓中间体填补国内空白;河南甜蜜蜜糖业有限公司引进业内最具发展潜力的精密膜过滤器精滤技术生产淀粉糖,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协同创新,招才引智突破研发瓶颈。
今年1月9日,河南农业科学院郸城分院隆重揭牌。仪式上,周口市政府与河南省农科院签订院市全面战略合作战略合作协议,将重点为周口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提供技术、人才支持。
天豫薯业与江南大学早已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为红薯全产业链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并帮助企业拥有了国内首创的红薯淀粉除沙技术。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