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中国食品商务网移动版

主页 > 行业 >

为河南豫东粮仓插上绿色高效农业的科技翅膀

  我省是农业大省,必须牢牢抓住粮食这个核心竞争力,不断调整优化农业结构,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农业发展,深入推进全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本报今日起推出“河南创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巡礼”系列报道,记者走访全省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为读者集中展现各地园区建设过程中的成就和经验,展示我省如何积极推动农业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探索出一条依靠科技创新促进农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成功之路。

 

  这是广袤豫东大地上的一抹绿色,更是中原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方热土。

 

  生产规模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乳酸系列产品企业,国内唯一拥有红薯全产业链的企业,技术国内领先的淀粉糖生产企业……普普通通的玉米、红薯等农产品,在这里产生了神奇的蜕变,源源不断地成为了高附加值的农业精深加工产品。

 

  这里,就是周口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2013年,这里被省科技厅批复建设省级农业科技园区;2015年12月,科技部批准建设周口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经过多年的努力,园区建设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基础设施完善,产业集聚发展,科技创新势头强劲,已示范带动周边多个省份和地区。

 

  园区核心区于2016年6月被省政府批复设立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18年列入中国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规划面积15平方公里。截至目前,已建成10平方公里,2018年核心区实现总产值209.17亿元,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占比72.8%,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52.6%。

 

  10月10日,记者来到郸城县,放眼望去,周口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内机器轰鸣,彩旗飘扬,河南瑞龙阻燃新材料有限公司、福建海西集团控股的郸城盛斐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河南农业科学研究院试验基地、周口师范学院教学科研试验基地、周口职业技术学院教学科研试验基地……一个个新上项目,一块块新建的试验田正在紧张有序的施工建设中。

 

  六年来,从省级农业园区到国家级农业园区,再到积极创建中的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勤劳的周口人用双手和智慧在“三产融合”道路上走出了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将这里建设成为闪烁在黄淮平原上的一颗绿色高效农业“新星”。

 

  精准定位,共绘园区发展广阔蓝图。

 

  周口素有“豫东粮仓”之美誉。如何抓住粮食这个核心竞争力,不断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是摆在周口农业发展领域的一道重要命题。

 

  9月19日下午,在河南省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周口专场活动中,周口市委书记刘继标、市长丁福浩表示,周口站在了新时代大开发、大建设、大变化的历史节点,迎来了周口高质量跨越发展的光明前景。而周口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快速发展,在其中迈出了坚实一步。

 

  一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想从全国数千家园区中跳出来,绝非易事。为了这坚实一步,周口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得到了科技部、省科技厅、周口市科技局等各级领导的有力支持和深切关怀。

 

  科技部农村科技司、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的领导多次到园区进行调研,为园区的发展“把脉问诊”,在园区发展主题和主导产业的确定上给予了大量指导。经过多次征求意见,最终确定园区发展的主题是黄淮平原绿色高效农业,主导产业是农副食品精深加工。

 

  省科技厅领导及各部门负责人对周口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更是全力支持。省科技厅长期派专人到园区内的行政村蹲点,指导产业发展。厅主要领导多次来调研园区的经济发展情况,对河南天豫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全产业链条和河南金丹乳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创新发展给予充分肯定。

 

  “周口是农业大市,人口大市,粮食产量居全省之首,我们要抓住创建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机遇,把周口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好、建设好。”周口市长丁福浩强调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的园区建设领导组,建立了周例会工作制度,及时听取园区建设进展情况汇报,召集相关部门解决园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整合涉农项目资金支持园区的建设。

 

  周口市科技局对周口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亲力亲为,从创建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的编制,到园区各个试验基地的规划、建设,每一次进步,都凝聚着市科技局干部职工的心血和汗水。

 

  创新引领,全力推动绿色高效农业。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