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迈向农业农村现代化新时代(2)
时间:2019-09-21 15:27 来源:互联网 作者:WB11 点击:次
“农村居民收入快速增长,消费水平持续提高,消费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省统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成效突出,农村居民生活实现了由贫困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正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阔步迈进。
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显著提高。1954年,农村居民人均净收入仅为62.7元,2018年全省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031元,比1954年增长222.9倍,年均增长8.8%;比1978年增长122.0倍,年均增长12.8%。逐渐形成工资性收入为稳定器,经营及转移性收入为助推器,财产性收入为加速器的新格局,增收基础更加稳固。
农村居民生活条件大幅改善。随着收入的快速增长,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方式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2018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1383元,比1954年增长199.2倍,年均增长8.6%。2018年,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6.4%,比1949年下降42.3个百分点,比1978年下降39.9个百分点,全省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从温饱不足到实现总体小康,正在迈向全面小康。
精准脱贫成效显著。新中国成立初期到1978年,河北大多数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处于贫困状态。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北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第一民生工程,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靶向发力,统筹推进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工作,加大对深度贫困县贫困村扶持力度,举全省之力坚决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2018年,全省农村贫困发生率降至1.1%,较2013年下降5.4个百分点;减少贫困人口64.8万人;因病致贫返贫人口由2016年的138.4万人减少至21.4万人,减少117.0万人。党的十八大以来,累计减少贫困人口591.7万人,49个县退出贫困县序列。
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提高。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大力开展农村“厕所革命”,下大力气抓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及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着力打造四季有景、处处是景的美丽乡村,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提高。河北省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结果显示,2016年末,全省所有行政村全部通了公路;94.1%的村通宽带互联网;68.8%的村实现生活垃圾集中处理或部分处理,比2006年提高50.7个百分点。2018年,全省财政投入资金19.36亿元,采用以奖代补、奖补结合等方式,聚焦农村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厕所改造、村容村貌提升等重点难点任务,支持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