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中国食品商务网移动版

主页 > 行业 >

粤“新政”提振猪农养殖积极性 行业或可借机转型升级(2)

  “今年压力还是比较大,因为前期很多养殖场户恐慌性出栏,肉猪卖的比较多。以往农户卖完肉猪之后,会立即补上,但现在补得不多,所以出现存栏量下降的情况。”罗一心对1℃记者表示。

 

  目前广东省已启动了新一轮对生猪生产的扶持。广东省农业农村厅有关负责人在接受1℃记者采访时表示,“省农业农村厅已建立健全发展机制,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强化宣传培训,千方百计稳定生猪生产。”

 

  据了解,广东省一方面实行生猪生产红线制度,另一方面制订稳产保供的“猪十条”。按照保生态和保供给并重的原则,修订了《广东省生猪生产发展总体规划和区域布局(2018-2020年)》,明确规定各地市最低生猪出栏量,并作为硬任务、硬指标纳入“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考核。

 

  此外,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会同省直12个部门,联合印发了促进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十条措施,提出了严格“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考核、落实生猪产业用地、规范禁养区管理、推进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场和屠宰厂建设、健全猪肉供应保障机制等政策措施,着力提升生猪产能和供应能力。

 

  1℃记者在上述“猪十条”中看到,2019年广东全省生猪出栏规划目标为3400万头/年,2020年为3300万头/年。各市之中,仅深圳没有任务,广州今年目标为40万头/年,2020年为30万头/年,任务量最大的为茂名,两年目标分别为513万头/年和500万头/年。全省一共有13座城市,超过半数城市今年任务在100万头/年以上。

 

  外界颇为关注的是,布置这一任务的依据是什么?对此,罗一心告诉1℃记者,此次养猪“任务”的系各市根据自身的自然环境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历史上的生产供应情况拟定,“各市上报任务量,然后省农业农村厅再进行统筹平衡。根据我们掌握的一些情况,会再跟各市进行商讨,最后由他们各自确认为准。”

 

  罗一心坦言,此次必须是要确保生猪生产红线这一指标量,预计今年应该可以超额完成。

 

  或是升级机会

 

  当前处于特殊的猪产业周期,业内亦在呼吁转型升级。

 

  据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介绍,将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加紧研究制定《加快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重点围绕推进“四个转型”,即:小散养殖向规模化标准化养殖转型、传统粗放养殖向绿色科学养殖转型、小型屠宰厂点向现代化屠宰企业转型、调畜禽向调肉品转型,提出扶持政策措施,全面推进畜牧业全产业链转型升级,建立健全畜牧业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的长效机制。

 

  1℃记者采访了解到,过去广东在环保整治的时候,清拆了许多小型养猪场。这些小型养猪场本身污染较重,同时在资金实力、人员技术方面都比较欠缺,并需要持续投入才能满足规范要求。

 

  “小型的养猪场,在防疫、环保以及猪舍质量安全方面存在一定隐患。农业农村部门主要是引导行业养猪企业,引导它们往规模化、标注化方向持续转型。”罗一心表示。

 

  而在非洲猪瘟疫情之后,能够保留下来的养猪场,很多都是大型的养殖企业。这些养殖企业在疾病防御措施方面非常严密,甚至颇为苛刻。

 

  作为经济大省,广东省的畜禽规模化养殖程度并不算高。根据2019年8月底直联直报信息系统的统计,广东全省生猪规模养殖场共有9585家,其中:年出栏500—1999头有7781家,年出栏2000—10000头有1533家,年出栏10000头以上271家。规模养殖出栏约占总出栏的68%。

 

  “按照现在的情况来说,应该往大型养殖的方向发展,进行转型升级。”罗一心表示,下一步在转型升级方面,希望能够规划一些“集中养殖小区”。

 

  在罗一心看来,“集中养殖小区”主要由大的养殖企业牵头,统一规划栏舍、统一防疫和环保处理措施,然后进行统一管理。

 

  “在大型养殖企业牵头以后,如果小养殖户愿意参与进来的话,双方可以进行合作。但是必须要接受统一管理和在统一的栏舍里面来进行养殖。”罗一心表示。

 

  “专业的事,要有专业的人来做。”罗一心认为,行业需要朝着这个方向发展,不能像过去一样到处“四面开花”,导致很多问题接踵而至。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